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称为异位妊娠。随着近年来盆腔炎症患者的增多,宫外孕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姚超华等报告为1∶23(2005~2008)[1]。如何在未破裂前早期诊断和治疗宫外孕,是减少患者出血,保留患者输卵管功能的关键。高分辨率经阴道CDFI的应用,使早期宫外孕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我们对53例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总结,旨在探讨经阴道CDFI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探讨3D—STI评价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发病率匹配的对照组26例。经胸采集心尖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两组病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15)、整体圆周应变值(GCS)、整体径向应变值(GRS)及整体面积应变值(GAS)。绘制各参数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点。并对各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各整体心肌应变参数均明显减低fGRS:(47.72±8.66)比(40.05±8.66),P〈0.001;GCS:(-17.88±2.37)比(-14.89±2.61),P〈0.001;GLS:(-14.10±2.61)比(-17.04±2.60),P〈0.001;GAS:(-30.20±2.57)比(-25.63±3.73),P〈0.001]。ROC曲线表明GRS、GCS、GLS、GA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8%、65.6%、78.1%、84.4%,特异性分别为65.2%、65.4%、70.0%、78-3%。相关性结果表明: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4、-0.655、-0.693(P〈0.001);GRS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为0.643(P〈0.001)。结论3D—STI能较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其中面积应变较其他指标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3.
汪彩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33-3633
1 病历摘要 女,27岁.因婚后2 a未孕来院检查.体检:T 36.7 ℃,P 80次/min,BP 105/70 mm Hg,妇检外阴及宫颈无异常,右下腹轻微压痛.超声检查:子宫切面大小约3.94 cm×3.22 cm×4.34 cm,肌层回声分布均匀,内膜厚约0.70 cm,宫腔内左侧可见单个宫角显示.右侧宫旁可见一大小约2.69 cm×1.05 cm长形的与子宫肌层等回声区.双侧卵巢可显示.提示:(1)单角子宫;(2)右侧输卵管增粗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炎治疗后来复查,声像图表现无改变.后做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为单角子宫并右侧残角子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46例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组)和33例可疑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经胸采集左心室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质量(LVEDMass)、左心室收缩末期质量(LVESMa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整体长轴应变(GPSL),获得左心室17个心肌节段的节段性面积应变值(AS)及整体面积应变均值(GAS);比较两组间及缺血和非缺血心肌节段上述指标差异,对GAS和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剔除图像不清晰病例,最终冠状动脉狭窄组41例,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GPSL和GAS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心肌节段AS较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均明显减低(P均<0.01),冠状动脉狭窄组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与LVEF呈负相关(r=-0.720,P<0.01).结论 3D-STI可通过测量不同心肌节段面积应变早期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0例和对照组32例,经胸采集全容积动态三维图像,脱机分析,得到左室17个节段的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绘制各个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点,比较其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冠心病组GLS、GCS、GRS、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GLS、GCS、GRS、GAS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75.6%、64.1%、66.7%、78.9%,特异性分别为64.3%、65.4%、62.1%、74.1%。结论3D—STI能较敏感地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其中GAS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应变值,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比较两种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组32例,冠状动脉狭窄组39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组心肌节段分为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经胸采集左室二维及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进行脱机分析,3D-STI指标包括:三维长轴应变(3D-LS)、三维圆周应变(3D-CS)、三维径向应变(3D-RS)、三维面积应变(3D-AS)、三维整体长轴应变(3D-GLS)、三维整体圆周应变(3D-GCS)、三维整体径向应变(3D-GRS)、三维整体面积应变(3D-GAS);2D-STI指标包括:二维长轴应变(2D-LS)、二维圆周应变(2D-CS)、二维径向应变(2D-RS)、二维整体长轴应变(2D-GLS)、二维整体圆周应变(2D-GCS)、二维整体径向应变(2D-GRS).比较二维和三维在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中的节段性应变均值及在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狭窄组中的整体应变均值.并对2DSTI和3D-STI的整体应变值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节段和非缺血节段的2D-LS、2D-CS、3D-LS、3D-CS、3D-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节段的2D-LS、3D-LS、3D-AS较非缺血节段明显减低(P<0.001),ROC曲线表明2D-LS、3D-LS、3D-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60.1%、64.2%、74.0%,特异度分别为60.0%、61.0%、63.1%.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狭窄组的2D-GCS、2D-G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狭窄组的2D-GLS、3D-GLS、3D-GCS、3D-GRS、3D-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2D-GLS、3D-GLS、3DG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61.3%、73.3%、79.3%,特异度分别为65.4%、66.0%、70.8%.3D-GA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2D-GLS、2D-GCS、2D-GRS与LVEF相关(r1=-0.668,P<0.001;r2--0.551,P<0.001;r3-0.310,P<0.05),而3D-GLS、3D-GCS、3D-GRS、3D-GAS与LVEF亦相关(r1=-0.634,P1<0.001;r2=-0.672,P2 <0.001;r3=0.698,P3 <0.001;r4=-0.707,P4 <0.001),其中3D-GAS与LVEF的相关性相对较高.结论 3D-STI较2D-STI能更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早期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而来源于3D-STI的面积应变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些.  相似文献   
8.
汪彩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78-3478
1 病历摘要 女,48岁.因盆腔肿块1个月余入院.查体:T 36.5℃,P72次/min,R 19次/min,BP 115/70 mm Hg,神清,发育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宫颈肥大,左侧附件区可触及不规则肿块,质硬,靠近子宫后方.超声表现: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子宫畸形是因胚胎时期双侧副中肾管发育融合障碍所致,常见有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等.经阴道二维超声无法显示子宫冠状面的轮廓,对子宫畸形的评估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2];三维超声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成为诊断子宫畸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超声观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子宫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2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108例阴道分娩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选孕妇均实施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扫查,观察不同扫查方式检查孕妇子宫下段的价值。结果在不同孕龄孕妇中,经腹超声扫查效果均显著优于经会阴超声扫查效果(P〈0.05)。随着孕龄的增加,孕妇子宫前壁下段的厚度逐渐变薄(P〈0.05)。孕龄相同时,观察组子宫前壁下段的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14次(11.67%)超声扫查能辨别瘢痕位置,其余106次(88.33%)未能辨别瘢痕位置。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晚孕期孕妇,行超声观察子宫下段的可行性较好,且采用经腹扫查方式的效果更为理想。超声扫查能较客观地显示出孕妇子宫下段的情况,但并不能根据孕妇子宫下段超声正常作出其阴道试产安全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