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患者骨痛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质疏松症伴有单纯性椎体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早期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饮食治疗。观察组: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康复锻炼,4~6周后进行腰背部康复锻炼。药物及饮食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4~6周后31例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为79%,无效率6%。对照组17例患者腰部疼痛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61%,无效率1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钙盐的骨沉积,保持和提高骨量,恢复骨质结构,缓解骨痛症状,加速患者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治疗脊椎椎管硬膜内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脊椎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39例手术全切,4例髓内肿瘤部分切除。随访38例,随访时间8个月~6年,34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生活需他人帮助。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恢复脊髓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大量病例证实,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满意的复位、融合及内固定,与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及功能恢复程度并非一致.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在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监护的应用,对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提高脊柱功能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脊柱外科病房.对象2000-06/2003-1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下腰椎滑脱症患者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18~6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监测组32例.方法对照组利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技术对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前,术中监测和术后远期随访,对术后功能改善优良患者的术中电位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术中有效的监护指标,从而为监测组手术监护提供参考.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脊柱功能评定结果.②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检测结果.结果以患者术前麻醉后SEP指标值为基础,术中监测电位指标变化表现形式①滑脱复位后,若潜伏期缩短10%~15%或波幅增加>40%,提示愈后良好.②监测电位指标平稳,或潜伏期缩短<10%,或波幅增加<30%,可继续完成复位,术后可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③复位过程中,监测电位指标出现暂时性波动,可在15~20 min内恢复到基础电位,应在电位出现波动时停止复位.术后仍可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④术中监测电位若潜伏期延长>5%,或波幅降低>10%,或部分成分消失或波形离散,提示术后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加重,术中应做必要调整.该方法术中监护指标改善与术后脊柱功能恢复状态符合率达93.75%.结论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是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监护指导减压、复位、固定的客观而有效的方法.对改善神经根功能,恢复脊柱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诊治与延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成因、鉴别特征、早期诊治方法,并分析诊治延误原因。方法 本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7—58岁,平均35岁。其中闭合性骨折44例,开放性骨折11例,单纯软组织挫伤8例。致伤原因:交通伤38例,机械绞窄伤9例,高处坠落伤7例,辗压伤5例,砸伤4例。伤后1h~8d入院。1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延误诊治,其中伤后14例8—12h,4例转入院时已超过24h。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特征,及时应用Whiteside针刺测压装置监测,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或彩超检查。确诊后即时切开减压33例,保守治疗后减压30例。结果 及时减压组优良率约91%(30/33),保守后减压组优良率约47%(14/30)(x^2=11.79,P〈0.01)。随访10个月~10年,平均3年,其中1例后期形成慢性窦道骨髓炎,1例骨不连接再次植骨加内固定而治愈,6例截肢后安装义肢,足下垂、轻度膝、踝关节僵硬7例,站立及行走乏力4例;44例血液循环及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严密观察、及时切开减压是治疗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皮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术早期康复锻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锻炼对皮下钢板治疗的胫骨骨折病人的作用。方法:对进行胫骨骨折皮下钢板治疗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常规锻炼组20例与干预锻炼组20例。常规锻炼组只进行常规锻炼,干预锻炼组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配合CPM机锻炼。结果:干预锻炼组患者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能提高胫骨骨折皮下钢板治疗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高尔夫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高尔夫钢板采用透视下有限切开,经皮间接复位等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结果:术后随访1~2年,依据影像学表现和膝关节功能来评价治疗效果,所有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愈合,依据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价疗效,优29例,良4例,可2例。结论:高尔夫钢板结合微创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学固定的方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乌骨通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乌骨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严重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清IL-1和IL-6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32/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严重程度评分、血清IL-1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 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金乌骨通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细胞因子IL-1和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因治疗不当致畸形愈合的原因和再手术效果。方法:57例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患儿进行再手术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55例(96.5%)痊愈,2例(3.5%)残留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材及良好的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骨质疏松症合并椎体骨折患者骨痛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质疏松症伴有单纯性椎体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早期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饮食治疗。观察组: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四肢康复锻炼,4~6周后进行腰背部康复锻炼。药物及饮食治疗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6周后31例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为79%,无效率6%。对照组17例患者腰部疼痛缓解,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优良率61%,无效率1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钙盐的骨沉积,保持和提高骨量,恢复骨质结构,缓解骨痛症状,加速患者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临床大量病例证实,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满意的复位、融合及内固定,与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及功能恢复程度并非一致。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在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监护的应用,对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提高脊柱功能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脊柱外科病房。对象:2000—06/2003—1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下腰椎滑脱症患者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18—6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监测组32例。方法:对照组利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技术对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前,术中监测和术后远期随访,对术后功能改善优良患者的术中电位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术中有效的监护指标,从而为监测组手术监护提供参考。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脊柱功能评定结果。②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检测结果。结果:以患者术前麻醉后SEP指标值为基础,术中监测电位指标变化表现形式:①滑脱复位后,若潜伏期缩短10%~15%或波幅增加&;gt;40%.提示愈后良好。②监测电位指标平稳,或潜伏期缩短&;lt;10%,或波幅增加&;lt;30%,可继续完成复位,术后可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③复位过程中,监测电位指标出现暂时性波动,可在15~20min内恢复到基础电位,应在电位出现波动时停止复位。术后仍可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④术中监测电位若潜伏期延长&;gt;5%,或波幅降低&;gt;10%,或部分成分消失或波形离散,提示术后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加重,术中应做必要调整。该方法术中监护指标改善与术后脊柱功能恢复状态符合率达93.75%。结论: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是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术中监护指导减压、复位、固定的客观而有效的方法。对改善神经根功能,恢复脊柱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