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定性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图像上肝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52例FLL患者(15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FLL及其周围肝组织SWE检查,同时记录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析FLL的弹性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类型及两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26例。良性病变中25例(96.2%)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1例(3.8%)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恶性病变中82例(65.1%)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44例(34.9%)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良恶性是弹性边界是否清楚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良、恶性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表现为A型(均匀蓝色)、B型(蓝绿色)、C型(不均匀呈五彩状)分别为20例(76.9%)、6例(23.1%)、0例和17例(13.5%)、60例(47.6%)、49例(38.9%);病变周围肝组织的弹性分布类型(A型、B型、C型)在良恶性病变、有无病毒性肝炎背景、不同性别及不同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大小病变之间的分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定性分析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可为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参考,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弹性特征受病变性质及肝病背景影响,而与病变大小无关。边界弹性特征鉴别诊断不同类型FLL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门静脉癌栓(PVTT)对原发性肝癌(HCC)血流动力学影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HCC合并PVTT和14例HCC未合并PVTT患者的超声造影动态图像,以SonoLiverTM定量软件进行分析,获得肝癌与周围肝实质的时间-强度曲线,最大峰值强度(IMAX )、上升时间(RT )、平均渡越时间( MTT )、达峰时间( TTP)分别于组内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①组内比较:PVTT组和对照组中HCC的RT和TTP均快于周围肝实质。对照组HCC的IMAX显著高于周围肝较强,而PVTT组中,HCC的IMAX与周围肝实质无显著性差异。②组间比较:PVTT组的RT和TTP无论HCC还是肝实质,均快于对照组。而在PVTT组HCC的IMAX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HCC合并PVTT后与对照组有着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其RT 和 TTP增快、IMAX减低,这可能为微小癌栓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乳腺钼钯X线检查前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和(或)4%利多卡因凝胶能否减轻检查不适或提高普查中有恐惧感妇女的满意度。方法本前瞻性研究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腔内射频消融导管对离体猪肝(肝实质、栓子模型)的消融效果。方法 应用EMcision Habib腔内射频消融导管及RITA射频发生器对新鲜离体猪肝肝实质及栓子模型进行消融,输出功率分别为5 W、10 W、15 W和20 W,消融时间分别为60 s、90 s和120 s,观察消融灶组织凝固形态及范围。结果 消融肝实质时,输出功率为10 W、延长消融时间(90 s延长至120 s),输出功率为15 W、延长消融时间(60 s延长至90 s)以及消融时间为60 s和90 s、增加输出功率(15 W增加至20 W)获得的消融灶长径增加(P均<0.05),而宽径增加不明显(P均>0.05)。消融栓子模型时,输出功率为10 W、延长消融时间(90 s延长至120 s),以及消融时间为60 s、增加输出功率(15 W增加至20 W)均可增加消融灶长径(P均<0.05),而宽径增加不明显(P均>0.05)。肉眼见所有消融灶附着处血管管壁颜色均与邻近血管管壁无差异。结论 采用EMcision Habib腔内射频导管消融离体猪肝可出现明确的消融范围,且对管道壁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MR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12个月后,成功达到肿瘤体积缩小和病人症状缓解的MR影像预测因素。方法本次单中心、回顾性、HIPPA依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对比增强超声(US)能否对健康志愿者冈上肌腱血供存在的局部变异进行成像和定量分析。方法经学术审查委员会批准并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31名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低度与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表现.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17个低度和16个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接受了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造影剂为声诺维.结果 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影后10个(30.3%)不典型增生结节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或等增强;10个(30.3%)表现为动脉期开始为低增强,动脉晚期为等增强,并持续至延迟期;8个(24.3%)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低增强;4个(12.1%)表现为三期等增强;1个(3.0%)表现为动脉期等增强,延迟期低增强.结论 低度和高度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表现相似;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复杂,其主要超声造影表现与肝硬化结节及肝细胞肝癌不同,超声造影有助于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不典型增生结节.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参数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分析并进行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参数成像的构建.方法 随机抽取30例接受CEUS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HCC患者,利用SonoLiver CAP定量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HCC与周围肝实质的增强水平差值为参数进行DVP参数成像构建.结果 HCC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分别为(16.72±11.07)s、(29.92±14.13)s、(115.03±90.91)s,快于周围肝实质[分别为(26.59±9.60)s、(41.67±12.59)s、(159.26±1 23.7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C的灌注指数为(90.41±102.49)%,高于周围肝实质的(54.10±2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HCC的DVP曲线和DVP分布图可分为三种类型:消退型、未消退型及负向型,这三种类型在DVP曲线分别占76.7%(23/30)、20.0%(6/30)及3.3%(1/30),在DVP分布图分别占66.7%(20/30)、30.0%(9/30)及3.3%(1/30).结论 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可直观反映HCC与周围肝实质血流灌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对病灶最大径≤2cm转移性肝癌(M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MLC且病灶最大径≤2cm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CEUS及CECT对MLC的检出率、诊断信心及其增强模式,并通过诊断性试验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最大径≤2cm MLC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CECT对69例最大径≤2cm MLC检出病灶个数为0个、1个、2个和多个的例数分别为0例(0%)、41例(59.42%)、13例(18.84%)、15例(21.74%)以及9例(13.04%)、29例(42.03%)、13例(18.84%)、18例(26.09%),CEUS、CECT检出例数分别为69例(100.0%)和60例(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非单发病例病灶检出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69例最大径≤2cm MLC中CEUS、CECT表现典型的病例分别为56例(81.16%)、29例(42.03%)(P〈0.001);CEUS和CECT对MLC的诊断信心为3、4和5级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0.04%)、11例(15.94%)、55例(79.71%)以及19例(27.54%)、20例(2899%)、20例(28.99%);cEus、cEcT对最大径≤2cm MLC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69/69)、85.51%(5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EUS对最大径≤2cm MLC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优于CECT,但在非单发病例病灶检出率方面两者无差异,CEUS在最大径≤22cm ML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1个月内残余肿瘤血流灌注随时间变化情况,探讨其在TACE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61例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3±13)岁。纳入病例在TACE术前及术后接受多次超声造影(CEUS)检查。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提取出各个定量参数,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TACE术前的峰值强度(IMAX)及灌注指数(PI)明显高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52、-3.723,P均< 0.01)。TACE术后3 d的PI低于术后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09)。TACE前后峰值强度及灌注指数的变化大致表现为术后3 d IMAX及PI值显著下降,术后15 d较术后3 d略有上升,术后30 d较术后3 d则有较明显上升,但仍低于术前。 结论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血流灌注水平在术后3~15 d范围内处于最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估TACE术后血流灌注改变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