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淋巴细胞计数(BLC)、HBV-DNA载量、血清总胆醇(STC)在预示重型肝炎趋势,诊断早期重型肝炎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初诊慢性乙型肝炎(中度)84例,按最终演变情况,分为慢性乙肝(重度)组和重型肝炎组,观察两组BLC、HBV-DNA载量和STC的变化情况,并对重肝患者持续追踪检测STC。结果与重度组比较,重型组的BLC和STC的异常率较高(P<0.005和P<0.05),而BLC和STC的均值较低(P<0.0005和P<0.05)。重度组的HBV-DNA载量始终较高,在5.6×105~3.1×108copies/ml,而重型组的HBV-DNA载量,则显著降低,有20例阴性,其余12例在1.1~8.2×103copies/ml。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的STC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5)。有10例重肝患者PTA>40%,其中7例STC<2.6mmol/L,6例死亡。结论BLC、HBV-DNA载量和STC有助于预测慢性乙肝(中度)的发展趋势,对早期诊断重型肝炎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干扰素及胸腺肽三组,观察各组的ALT、HBV DNA、HBeAg、抗HBe及肝纤维化指标,包括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HBV DNA滴度的变化及转阴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P<0.01),干扰素组优于胸腺肽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HBV DNA、HBeAg、抗HBe等指标仍优于另两组(P<0.05~P<0.01)。【结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是治疗CHB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3.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庆东 《海南医学》2006,17(1):62-62
门冬氨酸鸟氨酸于1991年收载于德国药典DAB10,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肝性脑病.该药是治疗各种肝病所致肝性脑病的理想药物之一[1].对慢性肝炎的治疗目前仅见于动物实验,金晶等报告门冬氨酸鸟氨酸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动物血清转氨酶及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2].为此,我们对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庆东 《海南医学》2005,16(12):72-72
我们采用硫普罗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运芳  林庆东  周虹 《山东医药》2008,48(35):65-65
近年来,我们对3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了解其是否存在脂质过氧化增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对肝硬化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评价肝性脑病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从肝性脑病等方面评价了150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其中47例在住院期间死亡,列为死亡组;103例病情改善,列为存活组。结果 死亡组肝性脑病期别较存活组有显著意义的增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有升高趋势,而白蛋白水平则有降低趋势。结论 肝性脑病期别、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变化趋势可较好地反映肝硬化预后。  相似文献   
7.
陈运芳  林庆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08-1608,1638
目的 评价伤寒临床表现和伤寒沙门菌对各种抗菌素的反应。方法 对1996~2001年住院的44例成人伤寒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寒沙门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耐药性很高,对环丙沙星有一定耐药性。结论 在伤寒治疗中不要滥用药物,应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适当的抗菌素以阻止伤寒沙门菌耐药株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24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用微导管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液供应。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观察栓塞术后子宫肌瘤大小变化,性激素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患者对该治疗感到满意,子宫肌瘤缩小在半年后为95%~100%。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前、术后性激素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有疼痛及发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类鼻疽假单胞菌败血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鼻疽是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的地方流行性传染病,献报道该病死亡率可高达50%~90%,国内报道不多。海口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收治1例类鼻疽假单胞菌败血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8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疗程1年。观察两组血乙肝病毒标志物、肝功能、Child-Pugh计分及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PCⅢ、ⅣC、LN、HA)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结束时,所有观察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组的肝功能、Child-Pugh计分及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P<0.001)。对照组除ALT、PCⅢ外,治疗前后无显著性的变化。结论拉米夫定对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能有效地抗肝纤维化,阻止肝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