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总动脉管壁较厚而韧,炎症致其受损的概率较低,偶见这方面报道,现将我们碰到的1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C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研究多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获得癌前病变与健康黏膜、鳞状细胞癌与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与健康黏膜的DNA甲基化数据及DNA甲基化差异表达情况,可为下一步候选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手术进行总结.方法:71例唇部缺损修复术中应用滑行瓣6例,Karapandzic 瓣28例,单侧切口Karapandzic瓣37例.术后复诊,记录开口度、口角对称性、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以鳞状细胞癌为主(63例,88.7%).肿瘤切除术后唇部缺损范围为唇长的40% ~ 80%.术后随访3月~8年,局部均无复发.开口度正常52例(73.2%);口角对称性65例(91.5%);术区动度及皮肤感觉良好71例(100%);患者满意及基本满意71例(100%).结论:使用滑行瓣、Karapandzic瓣修复唇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背景:尽管骨髓来源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均具有向骨和软骨分化潜能,但终究带有各自来源组织的特点,那么是否意味着两者在非基因影响下成骨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呢?目的:比较大鼠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成骨分化中的特性区别。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7/2008-03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6周龄和18周龄SD大鼠各2只,分别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方法:选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按5×107L-1接种后各分为2组:诱导组加入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ol/Lβ-甘油磷酸、50mg/L维生素C的成骨诱导培养基1.5mL,未诱导组不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定量分析结果。结果:成骨诱导7,14d,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有钙结节形成,未诱导组呈阴性。成骨诱导3,7,10d,未诱导组间比较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含量均基本相似(P>0.05);与未诱导组比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组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P<0.001)。结论: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性能强于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选用中应优先考虑前者。  相似文献   
5.
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可行性,并讨论前锯肌瓣的解剖、制作及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2001年9月~2004年7月,对3例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游离前锯肌瓣移植术,其前锯肌瓣以胸背动、静脉为蒂,与颞浅动、静脉,颌外动、静脉,舌动、静脉等吻合;术中同时解剖胸长神经,并与面神经上颊支吻合。游离肌瓣大小12 cm×8 cm~16 cm×12 cm。结果3例患者术后前锯肌瓣游离移植颜面部凹陷区后色泽血运均良好,肌瓣完全成活,面颊部丰满圆润,无明显突起或不平,颌面部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肩部运动良好,无“翼状肩”。随访1~3年,患者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严重半侧颜面萎缩安全可靠,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外形。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PTEN、p27^kip1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结果PTEN、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存在明显表达缺失或表达降低.在SACC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病理学分型有关。与患者的年龄和临床分期无关.p27^kip1表达缺失与SACC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病理学分型无关.SACC中PTEN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PTEN和p27^kip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明显存在表达缺失或表达降低,PETN的表达异常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分型有关,恶性程度越高PTEN表达越低.p27^kip1表达强度可用于辅助涎腺腺样囊性癌与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SACC中FFEN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具有专科特色的颌面部创伤信息管理及评估系统的建立方法.方法 采用Visual Studio2007和SQLServer 2007软件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下建立颌面部创伤信息管理及评估系统.结果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将颌面创伤患者资料录入,进行检索、分析、创伤评分研究以及术后结果评分.结论 该系统专科数据采集全面,查询方便,通过该系统的创伤评分及术后评分可实现对创伤诊治的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a间收治的7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牙源性感染占第一位(67.9%),老年人(60岁以上28.2%)、青年(20~30岁26.9%)多发.结论:应根据颌面部间隙感染特点,采取全身抗炎治疗、支持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冷敷在口腔颌面部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口腔颌面部血管和淋巴管较丰富,加之筋膜间隙较多和组织较疏松,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常引起局部组织水肿、渗血和疼痛可影响伤口愈合,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机体的不适,也带来了精神痛苦,根据冷敷具有降温、止痛、止血、消肿、消炎等作用的理论,作者对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55例术后患者给予创口局部冷敷治疗,并与同期手术后117例患者相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对细胞在部分脱蛋白骨(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one,PDPB)支架材料上的粘附、增殖的影响,为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用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纤维粘连蛋白修饰部分脱蛋白骨的细胞相容性制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扫描电镜观察修饰过的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表面情况;(2)取5×106/mL浓度脂肪干细胞接种部分脱蛋白骨和部分脱蛋白生物骨片,MTr法检测吸光度,评价纤维粘连蛋白脂肪干细胞在PDPB生长影响.结果(1)猪椎骨制备部分脱蛋白骨孔隙分布均匀,由大量的羟基磷灰石纤维编织而成;部分脱蛋白生物骨表面可见大量颗粒状蛋白结晶.(2)部分脱蛋白骨细胞增殖曲线呈“S”形,部分脱蛋白生物骨细胞增殖曲线失去“s”形,第10天均达到高峰,各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纤维粘连蛋白能促进细胞在PDPB支架材料上的增殖和粘附,改善部分脱蛋白骨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