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从2011年3月至7月,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培养法进行SD大鼠BMSCs的体外分离与培养;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MASCIS Impactor)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电针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联合组(D组).SCI后1周,C组与D组大鼠自尾静脉注射移植BMSCs悬液0.1 ml,A组与B组自大鼠尾静脉注射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0.1 ml,B组与D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1次/天.于SCI后1、2、4、8周采用BBB评分法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于SCI后8周采用SEP检测脊髓传导功能,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空洞大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丝蛋白(NF200)的表达.实验中获得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SCI后2、4、8周,与A组比较,B、C、D组BBB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D组BBB评分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后8周,与A组比较,B、C、D组SEP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C组比较,D组SEP潜伏期更短,波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后8周,4组大鼠脊髓组织损伤区均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且损伤区均可见瘢痕组织及空洞形成,其中A组脊髓空洞最大,B组和C组次之,D组最小.SCI后8周,4组大鼠脊髓组织均有NF200阳性表达,与A组比较,B、C、D组NF200阳性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D组NF200阳性表达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SCs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优于单纯BMSCs移植和督脉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 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 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 组,n=18)。造模后1 周,B 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 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 周行BBB 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 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 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 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 表达。  相似文献   
3.
牵引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床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行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全部随访,28例术后1d疼痛消失,8例术后即减轻,第3天消失,24例术后3d下床活动,12例术后5日下床活动,椎体压缩高度平均恢复16mm。随访12个月患恢复伤前生活,无疼痛,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并发症。结论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安全、费用较低、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切口脂肪液化是术后较为常见并发症,使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近年随着医疗器械的改进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脊柱后路手术的适应症不断拓宽,该类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本文对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开展的各类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26~68岁,平均47.2岁。患者皮下脂肪厚度3.0~8.5cm,平均4.7cm。手术切口暴露时间为3~6h,平均3.9h。手术部位:颈椎手术3例,胸椎手术2例,腰椎手术8例。其中3例行脊柱骨折急诊手术,切口附近软组织挫伤严重,且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12.6mmol/L。术中均使用高频电刀及脊柱各类拉钩。本组患者均无明显自觉症状。于术后3~7d换药时发现切口出现淡黄色渗液,渗液中有漂浮的脂肪滴,切口边缘无红肿或微红,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体温正常;5例程度较重者可触及皮下积液并有皮下游离感;渗液镜检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均无细菌生长。1.2治疗方法根据渗液多少采取不同治疗方法:8例切口愈合不良范围小、渗液少、皮下层无分离者,未拆除缝线,仅从缝针间隙自上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自身和外界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腰椎手术患者102例,其中FBSS患者2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非FBSS 7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与可能的自身和外界危险因素。结果自身因素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P〈0.05)。性别比例(χ2=1.908,P〉0.05)与手术时间(t=0.02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合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02,P〈0.05)。两组BMI≥25患者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0,P〉0.05)。手术相关因素中,观察组的手术指征不当(χ2=15.367)、手术方式不当(χ2=7.435)、减压范围不当(χ2=24.624)、手术定位不当(χ2=7.538)、椎间盘切除不彻底(χ2=7.644)和神经根减压不彻底(χ2=13.200)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因素,如硬膜外疤痕粘连率(χ2=14.442)、椎间盘突出复发率(χ2=31.543)与椎间盘炎症的发生率(χ2=24.4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侧隐窝狭窄及并发症发生率与FBSS为正相关,手术指征不当、手术方式不当、减压范围不当、手术定位不当、椎间盘切除不彻底、神经根减压不彻底的发生率、硬膜外疤痕粘连率、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与椎间盘炎症的发生率也与FBSS发生率成正相关。结论掌握影响FBSS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降低腰椎手术后FBSS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MASCIS Impactor)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BMSCs移植组(B组).SCI后1周,A组自大鼠尾静脉注射无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0.1ml,B组自大鼠尾静脉注射移植BMSCs悬液0.1ml.两组大鼠于SCI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SCI后2、4、8周行SEP检测及脊髓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与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SCI后2、4、8周,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升高,SEP N1潜伏期缩短、P1-N1波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后8周大鼠脊髓组织HE染色显示,两组大鼠脊髓组织损伤区均可见瘢痕组织及空洞形成,但B组脊髓空洞比A组小;SCI后2、4、8周,NF2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组大鼠脊髓组织均有NF200阳性表达,与A组比较,B组各时间点NF200阳性表达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SCs静脉移植对大鼠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致密性髂骨炎(OC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3例致密性髂骨炎(OCI)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7例,对照组16例.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即曲安奈德、利多卡因行局部阻滞治疗+物理疗法,就治疗结果 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减少症状复发,有效治疗致密性髂骨炎,临床疗效优予保守治疗.尤其对于临床症状严重、反复保守治疗无效者,采取手术治疗仍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SCI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原因在于SCI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建立一个合理、标准的SCI模型是进行SCI研究和治疗的前提。目前,SCI模型的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和用途不一[1、2]。笔者对目前国内外SCI模型制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致密性髂骨炎(OCI)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生于骶髂关节髂骨侧以硬化致密为主要影像学特征的病变,临床相对少见。下面对我院收治的误诊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