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航  李倩如  杜英 《山东医药》2008,48(42):7-9
目的探讨MG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胸腺组织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取MG患者(MG组)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胸腺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体外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基因表达,比较两组胸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MG组与对照组比较,有61条基因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表达上调33条,下调28条,这些基因包括炎症相关趋化因子基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与细胞因子产生与代谢有关的基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相关的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以及体液免疫相关基因等。结论芯片筛选MG患者胸腺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背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脐血浆中是否存在活性成分及其对于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认识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 目的:检测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观察其在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抗体芯片技术对脐血浆和健康青年女性静脉血浆活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免疫磁珠从脐血中分选出CD34+细胞,经体外培养计数观察CD34+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脐血浆中有31种蛋白分子的含量显著高于静脉血浆,其中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修复潜能的活性蛋白10种,包括FGF4、Frizzled-3、IL-3、RAGE、CRIM-1、Neuritin、Neuropilin-2、Neurturin、SFRP-3、Tomoregulin-1;在CD34+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脐血浆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在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机制。 方法:用小鼠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静脉将间充质干细胞输入同基因、异基因小鼠体内,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中调节T细胞(Treg)的百分比、Foxp3及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同基因及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均能促进小鼠脾脏、胸腺及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促进小鼠脾脏、胸腺及淋巴结中Foxp3、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由CD4+CD25+Foxp3+T细胞、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及Foxp3的高表达所介导。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通过分析检测41例AIDS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之间,以及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研究感染HIV病毒以及HAART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血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CD4~+CD9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CD8~+CD95~+、CD8~+CD38~+、CD5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经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CD56~+细胞比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D28表达,以及CD56~+细胞能够预测AIDS患者HAART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豫医无毛小鼠突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豫医无毛小鼠和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二者扩增片段克隆后测序,对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豫医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特异性程度。结果 本实验共测出豫医无毛小鼠DNA序列1746bp和昆明小鼠DNA序列1733bp,两者不同之处有32处,均位于内含子,突变形式包括插入、缺失和点突变。结论 无毛性状的产生可能与内含子中的插入、缺失和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变化.方法:选择32例胃癌患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20~岁3例,30~岁7例,40~岁10例,50~岁4例,60~69岁8例;肿瘤直径<3 cm 13例,≥3 cm 19例;高、中分化6例,低分化19例,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7例;肿瘤侵及黏膜层和黏膜下层3例,深肌层11例,浆膜层18例;有淋巴结转移19例,无淋巴结转移13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再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后,应用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端粒长度,并分析端粒长度与患者年龄以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的端粒长度为(6 728±1 707) bp,且随年龄增长端粒长度缩短(P<0.05);癌旁组织的端粒长度为(5 969±1 659) bp,癌组织的端粒长度为(5 088±1 712) bp,胃癌和癌旁组织的端粒长度均不随年龄增长而缩短(P均>0.05).按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的顺序,端粒长度依次缩短(P均<0.05),且胃癌组织端粒长度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端粒缩短是胃癌早期发生的分子事件;端粒长度变化不宜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研制及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至今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诊断手段,高精度胃肠生理参数遥测胶囊为解决这一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生理参数遥测胶囊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封装.临床试验证明,生理参数遥测胶囊能可靠地检测人体胃肠道的生理参数这将会为胃肠动力学研究和消化道动力学疾病的诊察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肿瘤微环境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其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免疫逃逸作用相关,但迄今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分析肿瘤微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表面分子表达量变化。 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不同肿瘤培养上清,用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记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别Ⅷ因子相关抗原;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膜表面分子mRNA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上清处理后,内皮细胞抗原提呈会随着时间延长减弱,黏附白细胞能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化。胃癌SGC7901细胞培养上清处理后内皮细胞后,抗原提呈能力无明显变化;黏附能力有关分子中,CD3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降低,CD62E表达增高。说明肿瘤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述黏附分子和抗原提呈分子表达的变化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T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中起重要作用,但T细胞分化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的:观察人胸腺、人脐血联合移植后裸鼠体内T细胞分布及免疫功能的重建。 方法:Balb/c nu/nu裸鼠30 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肾被膜下移植胸腺组织,2周后将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悬液经小鼠静脉输入,对照组不经胸腺移植直接给予CD34+细胞移植,两组小鼠饲养至60 d时检测免疫功能。 结果与结论:人胸腺在裸鼠肾被膜下存活并且表达CD3、HLA-DR分子,胸腺与CD34+细胞联合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点块状分布的CD3+细胞。实验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2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对移植人胃癌BGC823细胞有排斥作用,而对照组没有。结果显示胸腺和CD34+细胞联合移植能使裸鼠获得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干细胞因子(SC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联合诱导脐血CD133+细胞分化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认识脐血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体外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CD133+细胞,用含干细胞因子(SCF)、bFGF、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培养10-15天,提取培养前后细胞总RNA,利用Oligo GEArray芯片和GEArray表达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基因表达的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63个基因中,发现21个基因培养后表达比培养前显著上调,7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细胞周期、干细胞分化标志以及与干细胞相关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结论:SCF和bFGF通过一些特定基因的变化影响脐血CD133+细胞增殖分化,这一结果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理解SCF与bFGF联合作用对CD133+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有利于细胞因子诱导的CD133+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