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不同CT影像学征象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T分期,并分析不同CT征象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利用CT征象进行T分期区别主要在T3a期,T3a期分为T3a-CT(10例)和T3a-仅病理(6例),T3a-仅病理CT分期可分为T1期2例,T2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是否侵及肾被膜外、是否侵及肾窦集合系统、是否侵及肾静脉及分支、是否侵及下腔静脉、有无广泛性坏死、是否存在囊性改变、瘤周是否受侵、瘤周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与5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瘤患者肿瘤大于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周围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形成可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而肿瘤囊变可作为预测术后康复情况较好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朱里 《大众健康》2014,(7):70-70
夏天到了,许多爱美的女性纷纷换上短袖衫或者无袖的连衣裙,可当她们脱下厚重的衣服,暴露出自己两上臂外侧布满的带刺样的暗红色或带黑色的小丘疹时,却开始苦恼了. 像这样的青年女孩,在裙衫漫舞、皮肤斗艳的夏季,我们医生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其实这是一种毛囊周围的皮肤过度角化的结果,多发生于上臂的伸侧和大腿的外侧,可见于一些人脸侧的颏部,并有红中带有血丝的斑,后者医学上叫“红斑毛囊角化病”,多在5岁以后出疹子,一部分与遗传有关,也有一些是饮食结构不当,多见于一些喜欢肉食、甜食,不太喜欢吃青菜素食的青年男女.一些维生素A缺乏的人可有此疹子出现,部分人可能内分功能失调或局部代谢有些失常,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应用了皮质激素,一些与痤疮有关.  相似文献   
3.
4.
透明细胞鲍恩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透明细胞鲍恩病.患者女,64岁.下腹部暗红色斑块、结痂伴瘙痒10年.皮肤科检查:下腹部见一4 cm×5 cm不规则暗红色斑,稍高出皮面,表面有黑褐色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其中可见核大浓染的细胞、角化不良细胞及核分裂象,棘层上部细胞胞质丰富淡染透亮.诊断:透明细胞鲍恩病.  相似文献   
5.
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5枚颌下腺导管结石进行了分析,并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另外3枚结石中央和周边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结石为混合性结石,中央部为正磷酸钙〔Ca_3(PO_4)_2〕或透磷钙石〔CaHPO_4·2H_2O〕,周边部为羟磷灰石〔Ca_5(PO_4)_3(OH)〕。根据实验数据,对涎石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_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APS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_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PAP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抗心凝脂抗体(a 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和狼疮抗凝物(LA)]的关系。结果 PAPS患者外周血T_H17细胞百分率为(1.98±0.78)%,血浆IL-17水平为(60.72±18.71)pg/m 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且T_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1)。PAPS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患者a 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近期(≥3月)无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PAPS患者相比,新近(≤1月)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血浆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T_H17细胞及IL-17与PAPS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提示T_H17细胞及IL-17参与了PAPS脉管症状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患者女,46 岁.上唇左上方淡黄色质硬斑块缓慢增大40 余年,无自觉症状,表面发生浅溃疡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肿瘤团块,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并见收缩间隙,团块周围间质胶原纤维增生.诊断为硬斑病样型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HLA-Ⅰ(人类白细胞抗原-1)类分子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黑素瘤组织中HLA-Ⅰ类分子的表达,并对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以20例色素痣组织做对照.结果:在77例黑素瘤组织中,HLA-Ⅰ类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64%,而在色素痣组织中100%阳性表达.结论:在黑素瘤组织中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下降,可能与人黑素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李路  刘刚  朱里  李涛 《现代医药卫生》2023,(14):2421-2424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质CT值评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在该院行肩关节CT检查的11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近端骨折(骨折组)和非骨折(非骨折组)患者各59例,测量肱骨近端骨质CT值,了解2组患者CT值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T值与肱骨近端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18例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女性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3.18±16.30)HU]明显低于男性[(103.91±16.72)HU],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4.17±14.39)HU]明显低于非骨折组[(100.56±19.2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肱骨近端骨质CT值可能具有预测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但无法预测骨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