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56 ℃ 30 min灭活处理对不同方法测定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2月12~18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样本、血浆样本及全血样本各11份,同时收集同期疑似病例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各10份,采用双盲法,在样本采用56 ℃ 30 min灭活处理前后,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总抗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 IgM抗体、采用化学发光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血浆样本SARS-CoV-2 IgM及SARS-CoV-2 IgG,比较灭活前与灭活处理后样本的抗体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灭活前后检测IgM及IgG半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与血浆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阳性样本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100.0%,总符合率均为95.2%。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全血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总符合率为100.0%。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中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0%,阴性符合率均为0%,总符合率均为47.6%。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灭活 前后血清样本中SARS-CoV-2 IgM及IgG抗体及血浆中的IgG抗体,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0%,检测血浆IgM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5.2%。采用Pearson相关对灭活前后血清及血浆样本IgM和IgG半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IgM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0.9998~1.000,P<0.001),IgG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 0.9998~1.000,P<0.001)。结论 56 ℃ 30 min灭活处理血液样本对免疫层析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抗体结果几乎无影响,可在检测前先进行灭活以降低检验人员感染风险,荧光免疫层析法不可使用灭活后样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作用。方法收集82例宫颈癌患者和82例对照者,均为HPV-16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叶酸水平,对二者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叶酸水平(8.63±5.63)μg/L低于对照组(10.84±5.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16);两组人群的MTHFR基因C677T均为杂合型(CT)频率最高,病例组人群纯合型(TT)高于野生型(CC),与对照组不一致(χ~2=7.529,P=0.023);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等位基因,与对照组不一致(χ~2=5.903,P=0.015)。与野生型(CC)人群相比,纯合型(TT)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显著增高(OR=3.485,95%CI:1.331~9.122),而杂合型(CT)人群未发现显著影响(OR=1.752,95%CI:0.810~3.789);在叶酸充足人群中,MTHFR基因型为纯合型(TT)的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为野生型(CC)人群的2.057倍(95%CI:0.455~9.304),而叶酸不充足且MTHFR基因型为纯合型(TT)的人群患宫颈癌的危险则上升为4.354倍(95%CI:1.195~15.86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因素,纯合型(TT)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尤其在低叶酸水平人群中发生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进展期血栓弹力图(TEG)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血复钙法,分别对121例治疗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组,包括51例轻度脑梗死、37例中度脑梗死和33例重度脑梗死)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TEG检测,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和30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同时进行凝血试验检测,比较各组间TEG参数的差异,并对TEG参数与凝血试验参数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R、K低于对照组,而α角和MA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CI、LY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TEG参数中R、K、α角、MA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TEG参数中的R、K、α角和M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TEG各参数与凝血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R、K与PT-INR呈正相关,与FIB和D-二聚体水平呈负相关,α角和CI与PT-INR、FIB和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MA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和D-二聚体呈正相关,与PT-INR呈负相关(P<0.05)。结论TEG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严重程度评价及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93例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依据检测结果分为Y染色体微缺失组21例及Y染色体无微缺失组272例,统计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并对不同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93例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21例(7.17%),AZFc缺失12例(57.14%)、AZFa缺失2例(9.52%)、AZF(b+c)缺失4例(19.05%)、AZF(a+b+c)缺失3例(14.29%),AZF微缺失位点检出率,c区61.29%,b区22.58%,a区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微缺失组促卵泡生成素(FSH)(19.49±6.88)IU/L、促黄体生成素(LH)(8.17±3.72)IU/L、睾酮(T)(12.48±2.27)mmol/L,Y染色体无微缺失组FSH(9.91±4.07)IU/L、LH(7.06±2.35)IU/L、T(13.91±4.43)mmol/L,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微缺失组内不同分型患者性激素相比较,AZF(a+b+c)缺失模式FSH和LH值升高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以AZFc缺失为主、AZFb缺失次之、AZFa缺失少见,FSH水平在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显著升高,其中AZF(a+b+c)缺失模式FSH升高最为显著,通过检测Y染色体有无缺失可为辅助生殖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吴志远  李芳芳  张昆  朱嫦琳  汪颖  杜君 《中草药》2012,43(10):2013-2016
目的 研究人工牛黄单用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制备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 -Luc,每只小鼠尾iv 2×105 4T1-Luc细胞,制备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注射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人工牛黄组每天ig人工牛黄120 mg/kg 1次,连续给药4周;环磷酰胺组每天ip环磷酰胺30 mg/kg 1次,连续给药1周;每组选取3只小鼠监测肿瘤转移情况.4周后将小鼠断颈处死,肺脏经Bowin氏液固定,计数肺部转移瘤数目;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灶大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细胞接种21 d后,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发光强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种肿瘤细胞28d后,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肺部转移瘤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0.01),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转移灶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 人工牛黄具有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肺转移的潜在作用,并与环磷酰胺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工牛黄单用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制备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每只小鼠尾iv 2×105 4T1-Luc细胞,制备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注射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人工牛黄组每天ig人工牛黄120 mg/kg 1次,连续给药4周;环磷酰胺组每天ip环磷酰胺30 mg/kg 1次,连续给药1周;每组选取3只小鼠监测肿瘤转移情况。4周后将小鼠断颈处死,肺脏经Bowin氏液固定,计数肺部转移瘤数目;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灶大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细胞接种21 d后,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发光强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种肿瘤细胞28 d后,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肺部转移瘤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0.01),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转移灶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 人工牛黄具有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肺转移的潜在作用,并与环磷酰胺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24 h尿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找24 h尿液最佳保存方法。方法:收集不同蛋白水平的尿液共60例,分别采用加入麝香草酚防腐剂、加入二甲苯防腐剂以及4℃无添加防腐剂这三种保存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即刻检测和三种保存方法放置24 h后尿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不同蛋白水平组中,经麝香草酚处理后蛋白水平均最低,经二甲苯处理组24 h蛋白水平最接近即刻测定组,但四组间尿蛋白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蛋白测定干片(比色法)测定24h尿蛋白时可添加麝香草酚或二甲苯作为24 h尿液防腐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治疗期间其血药浓度变化及患者多药耐药1(MDR1)C3435T的基因多态性,探讨血药浓度与MDR1C3435T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于帕利哌酮口服治疗后1周末、2周末、4周末及6周末监测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同时在治疗6周末采用LDR-PCR方法测定MDR1C3435T基因型,对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等位基因患者帕利哌酮血药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1例精神分裂患者中,CC、CT、TT所占比例分别为24.59%(15/61)、63.30%(38/61)、13.11%(8/61),其中CT杂合子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C和TT纯合子(P0.05),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5.74%和44.26%(P0.05)。4个检测时间点TT基因型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CC基因型,仅在第1周末TT基因型血药浓度明显高于CT基因型,CT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P0.05)。4个检测时间点带T等位基因患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均高于C等位基因患者,但仅第1周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的药物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不同中医证型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146例DN患者,按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IL-6、IL-8水平,并与62倒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同中医证型DN各组的TNF-α、IL-1、IL-6及IL-8水平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证型DN患者中TNF-α、IL-1、IL-6及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N病程进展,各细胞因子水平均呈逐步升高的趋势,且DN不同证型升高的幅度与时间不一致.结论 NF-κB通路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及IL-8与DN不同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能在DN不同证型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3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 58例,出血性脑卒中(ICH) 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出non-HDL-C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3例脑卒中患者血清non-HDL-C、MDA和HbA1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脑卒中患者血清MDA浓度与non-HDL-C、HbA1c呈相关性,与GSH-Px无相关.结论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它们的检测可提示确切的脑卒中的发病过程,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