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借鉴北美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从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项目,招收优秀非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4年医学课程。经过20年的实践,交大医学院已积累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同时也面临问题和困惑。本研究对比分析交大医学院和美国一流医学院校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4+4"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与规模、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未来交大医学院还需通过凸显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招生标准与流程,优化课程体系,平衡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等举措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助力推进"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优秀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从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分离的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细菌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 5.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09年至2011年从血液科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583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17株(54.4%)、革兰阳性球菌266株(45.6%)。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90.3%~100%);而部分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其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2.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菌株;肠球菌属细菌中屎肠球菌对所测试的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占64.4%、36.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3.2%、81.2%。结论:本院血液病房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临床上应根据血液科细菌分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凋亡相关基因pnas-2在正常组织及急性白血病患者组织中的表达谱,应用Northernblot检测了pnas-2在心脏、脑、胎盘、肺、肝脏、骨骼肌、肾脏、胰腺、脾脏、淋巴结、胸腺、白细胞、骨髓和胎肝等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实时PCR(real—timePCR)和Northernblot检测了该基因在急性白血病44份初发、9份未缓解、27份缓解、12份复发样本中的表达,并检测了pnas-2在31例恶性肿瘤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pnas-2基因除了在胎盘中表达外,在其他检测的组织中均无表达。pnas-2基因在初发,未CR和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R和癌肿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在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自身前后对照中,pnas-2的表达变化与病程演变有关,即初发时高表达,未CR时无明显改变,但在CR时显著下降,复发时表达又上升。结论:pnas-2的高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中是特异的,可能是一种癌基因,并很可能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因间断关节肿痛4年半,咳嗽发热3d,于2010年9月来院就诊。入院时血常规示白细胞7.7×10^9/L,中性粒细胞0.115,淋巴细胞0.625,单核细胞0.260,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34×10^9/L。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髓系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病态造血为特征.恶性淋巴瘤(ML)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以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为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FLT3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抑制剂ASP2215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抑制剂SAHA,对伴FLT3-ITD突变的细胞株MV4-11的协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P2215、SAHA单药或两药联合处理白血病细胞株MV4-11,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LT3及下游信号分子STAT5的磷酸化,分析凋亡调控蛋白Mcl-1、Bcl-xL、Bcl-2、Bax和caspase-9、caspase-3的蛋白含量。结果:①相较于FLT3野生型细胞株THP-1,ASP2215能够特异性地抑制FLT3-ITD突变AML细胞株MV4-11细胞的增殖。②ASP2215和SAHA单药处理均能抑制MV4-11细胞的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使用时能够协同抑制MV4-11细胞株的活性,不同药物浓度联合的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值皆小于1。③ASP2215和SAH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诱导MV4-11细胞凋亡,两者联合能够进一步增加MV4-11细胞凋亡。MV4-1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伴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剪切活化,且活化程度随细胞凋亡增加而上升。相较于单药作用,两药联合能够引起更多的caspase-3和caspase-9剪切活化。形态学上,细胞凋亡和坏死改变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依次增多,且两药物联合能够引起细胞更明显的凋亡和坏死改变。④FLT3抑制剂ASP2215能够降低FLT3受体及下游分子STAT5的磷酸化水平,SAHA对FLT3及下游STAT5分子磷酸化也有轻度抑制作用。ASP2215和SAHA都能引起Mcl-1和Bcl-xL抗凋亡蛋白水平的降低,轻度下调Bcl-2蛋白和轻度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两药联合相较于单药能够进一步下调Mcl-1、Bcl-xL的蛋白表达水平和Bcl-2/Bax蛋白比例。结论:ASP2215联合SAHA能够协同抑制伴FLT3-ITD突变MV4-11细胞株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两药对FLT3-STAT5通路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Mcl-1、Bcl-xL及Bcl-2/Bax蛋白比例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治疗前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PET)/CT的最大标化摄取值(SUVmax)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6例新发DLBCL患者初次PET/CT检查中最大SUVmax与疾病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校正国际预后指数(R-IPI)等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预后分析。结果:初发DLBL患者PET/CT的SUVmax与疾病分期、B症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呈正相关。R-IPI3个预后组中的SUVmax有显著区别,R-IPI预后差的一组SUVmax均值明显高于前2组,有统计学意义(P<10与SUVmax≥10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55.8%(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PNAS-2在硫化砷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NB4细胞在10 mg/L硫化砷作用前后的基因表达改变,RT-PCR方法验证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和检测白血病原代细胞中PNAS-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 mg/L硫化砷作用后的NB4细胞中,PNAS-2基因表达特异性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类似变化在K562和U937细胞中未见;10 mg/L硫化砷作用后2例M3患者的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1例M4患者原代细胞该基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硫化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RT-PCR技术,检测硫化砷作用前后NB4细胞、APL原代细胞PNAS-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显示,硫化砷作用于NB4细胞后,PNAS-2基因表达下调;RT-PCR结果发现,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有明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APL原代细胞经硫化砷作用后,PNAS-2表达也呈下降趋势。结论硫化砷能够下调PNAS-2基因在NB4细胞株和APL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推测PNAS-2基因可能是硫化砷治疗APL的靶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