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近十年来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进展进行了总结,发现穴位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定喘、膻中、肾俞等穴,且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总有效率在90%以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成人第5掌骨CT三维重建数据进行测量,探讨人类第5掌骨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和器械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学影像工作站内留存的114例第5掌骨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基于三维模型测量第5掌骨长度、掌骨头半径、掌骨弓半径和1/2掌骨弓圆心角、掌骨头偏心距和偏心比及髓腔狭部内径。结果 成人掌骨长度(51.55±3.01)mm,掌骨头半径(6.59±0.49)mm,掌骨弓半径(99.58±26.83)mm,1/2掌骨弓圆心角(15.90±3.36)°,掌骨头偏心距平均(0.49±0.26)mm,掌骨头偏心比平均(7.4±3.9)%,髓腔峡部内径平均(2.28±0.77)mm。结论 男性掌骨长度、掌骨头半径、掌骨头偏心距及髓腔峡部内径大于女性,其余指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左右手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性,73岁。因摔伤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来我院,摔倒时右侧大转子着地。查体:右髋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右髋关节主动活动不能,因疼痛被动运动检查不理想,双下肢等长,无右下肢外旋畸形。X线平片:右股骨颈骨折,右髋臼后缘见透亮影(图1)。初诊为右股骨颈骨折,不除外髋臼后壁骨折,入院后行右下肢皮肤牵引。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股骨颈骨折伴有髋臼后壁骨折且伴骨质疏松,拟行右侧全髋置换术。术中见髋臼后柱隐匿性骨折,骨折线起自坐骨大切迹角部,累及后柱的后上部分,经髋臼关节面后走行向下劈裂坐骨支,不累及闭孔,骨折块无明显移位。予先复位髋臼骨折,复位满意后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后行右侧全髋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已发表文献,探讨拉力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从1950年1月~2012年10月使用拉力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相关文献,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加权汇总分析。[结果]共检出524篇相关文献,经逐步筛选后有9篇被纳入分析,共有240名患者241髋,平均加权年龄为48.7岁,平均加权随访时间为34.1个月,加权后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术后优良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指标令人满意。[结论]螺钉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掌骨形态学数据设计的掌骨弹性髓内针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方法选用成人新鲜冰冻手掌标本12例,取第2~5掌骨共计48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切取的掌骨分为3组,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每组包含第2~5掌骨各4根,共16根掌骨;其中8根用于悬臂折弯测试,8根用于扭转测试。用骨刀距掌骨远端20 mm处横行截骨,制作简单横行骨折模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以直列4孔掌骨锁定接骨板,以骨折线为中心,在骨折线远端、近端各采用2枚2.0 mm双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采用1.0 mm不锈钢克氏针以骨折线为中心交叉固定;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使用笔者团队设计的直径2.0 mm的掌骨弹性髓内针,配合把持器和开髓器,自掌骨基底部顺行穿入髓腔,经骨折线到达掌骨头关节面下固定。使用生物力学测试机对3组进行悬臂折弯和扭转测试,计算3组的最大折弯力、折弯刚度和最大扭矩、扭转刚度。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 结果(1)在悬臂折弯测试中,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最大折弯力分别为(126.3±53.9)、(48.7±18.2)、(88.4±13.9) N,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30,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折弯刚度分别为(12.33±4.90)、(5.86±5.02)、(10.49±2.05) N/m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8,P=0.017);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扭转测试中,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最大扭矩分别为(1.98±0.42)、(0.61±0.39)、(0.50±0.34) N·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35,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与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的扭转刚度分别为(0.093±0.040)、(0.022±0.021)、(0.032±0.029) N·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54,P<0.05);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笔者团队基于成人掌骨形态学数据设计的弹性髓内针,最大折弯力,折弯刚度在钢板和交叉克氏针之间,且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而最大扭矩和扭转刚度与交叉克氏针相当。该新型弹性髓内针能够满足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6.
髋臼后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臼骨折,文献报道的各种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6%-33%,而其中又以后壁骨折最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5%-33%[1-5]。骨折局限于坐骨内的髋臼后部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目前对此类骨折的报道并不多见[6],若无明显的骨折块移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可较为隐匿。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局限于坐骨内的隐匿性髋臼后部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临床治疗除传统单纯毫针刺法外,还可辅以中药、埋线、穴位注射、理疗等多种辅助手段。其中以针刺为主的穴位刺激方法是目前非手术治疗方法中较为常见和有效的一种方法。现对近5年来以针刺为主治疗CSA的部分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认为针刺治疗颈椎病是目前临床上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的疾病。其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报道很多,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因其方便且疗效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现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在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为31~87岁,平均55.6岁;左侧3例,右侧4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Ⅴ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44 h,平均26 h。所有患者均采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髓内钉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复位所需时间、总手术时间、导针置入透视次数、复位透视次数、总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等。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7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29.4 min(21~42 min);复位时间平均为6.3 min(3~10 min),总手术时间平均为157 min(82~275 min)。透视次数:导针置入平均37次(14~96次),复位平均23次(10~49次),合计244次(121~360次)。骨折复位质量按改良Baumgaetner复位标准评定:优6例,可接受1例。7例患者术后获12~34个月(平均20.1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中发生交锁钉孔处钻头折断,1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俯卧位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应用俯卧位自然复位法有利于骨折复位及维持复位,术中透视方便,且进针点不受患者肥胖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指无明显病因可循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异常表现的疾病.其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报道很多,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因其方便且疗效突出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现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