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浸润性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与预后的关系及TTF-1、Napsin A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将140例浸润性肺腺癌分为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微乳头为主型、腺泡为主型和实体为主型5组,随访患者预后,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TTF-1和Napsin A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组中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腺泡为主型总生存期高于微乳头为主型和实体为主型,并且微乳头(≥5%)和实体成分(≥5%)均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P0.05)。TTF-1和Napsin A均与病理分类有关,实体为主型的肿瘤细胞中TTF-1和Napsin A的阳性率低。TTF-1和Napsin A均与患者5年总生存期有关,阳性组预后较好,TTF-1还与5年无瘤生存期相关。结论国际多学科分类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微乳头成分和实体成分提示患者预后差,详细记录各成分含量非常重要;TTF-1和Napsin A对于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阳性者预后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ENT1在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型与非GCB(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CD10、BCL-6、MUM1蛋白在DLBCL的表达并对DLBCL进行亚型分类,同时检测hENT1蛋白的表达,探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hENT1蛋白在DLBCL的GCB及non-GCB亚型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31,P<0.05).(2)hENT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LDH高低、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对76例DLBC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Log-rank检验GCB/non-GCB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 DLBCL中non-GCB型患者比例较大,预后差.在治疗过程中,检测hENT1的表达为能否使用核苷类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5585-3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12例DLBCL石蜡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扫描,依据fold change≥1.5、P≤0.05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s,miR-5585-3p是其中之一。采用qRT-PCR检测95例DLBCL石蜡标本中miR-5585-3p的表达,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iR-5585-3p在DLBCL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P0.001),且non-GCB亚型miR-5585-3p的表达水平是GCB型的2.4倍(P=0.006)。miR-5585-3p高表达与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呈正相关(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LBCL中高表达miR-5585-3p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miR-5585-3p低表达者(P=0.049)。预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0)、IPI评分3~5分(P=0.004)、高表达miR-5585-3p(P=0.014)为DLBCL独立不良预后指标。结论 miR-5585-3p高表达可能与DLBCL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SM-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平台,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8例乳腺癌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ESM-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6%和88.0%,两者呈正相关;存活5年以上者ESM-1蛋白的高表达率为74.4%,明显高于死亡组(44.4%),两者呈负相关,肿瘤直径<2cm者ESM-1高表达率(41.6%)低于肿瘤直径2~5cm者(76.9%)。ESM-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α、PR、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患者年龄无关。结论ESM-1分子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潜在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细胞周期p21 waf1/cip1调控途径中p53、p21 waf1/cip1、cyclinD1、cyclin E基因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作用及相互间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于17例乳腺良性组织、19例癌前病变、69例乳腺癌(20例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中检测4种基因蛋白表达,原位RNA分子杂交、原位DNA分子杂交方法于25例乳腺癌、15例癌前病变(大部为cyclinD1蛋白过表达)中检测cyclinD1 mRNA水平及基因状况.结果①p53在良性、癌前病变组织中失表达,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8%;②p21表达与p53表达无负相关性;③p21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率为29%;cyclinD1、cyclin E过表达率为46%、51%,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良性组织;cyclinD1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cyclinE过表达与肿块大小呈正相关;④cyclinD1蛋白过表达的乳腺癌中其相关的基因扩增率为32%;⑤p21表达与cyclinD1、cyclinE表达正相关.结论①突变型p53基因参与乳腺癌发生;②乳腺癌中p21表达不完全依赖于野生型p53基因;③正、负性调控因子p21、cyclinD1、cyclinE基因表达异常及cyclinD1基因异常是乳腺癌早期频发的分子事件,参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证实了周期失控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④基因扩增是cyclinD1 mRNA过表达及蛋白过表达的分子机制之一;⑤p21可能间接调控cyclinD1、cyclinE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etinoic receptor-induced gene 1,RRIG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GAPDH为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 RT-PCR)检测76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5、例导管原位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RRIG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3.5±2.1、6.7±4.1)明显低于良性增生组织(10.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3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淋巴结转移组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5.2±3.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8±4.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RRIG1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27例(45.8%)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其过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细胞周期素D1 DNA扩增、mRNA高表达和蛋白过表达三者基本一致,与c-erbB-2过表达无相关。结论 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癌频发,其基因扩增和转不增加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周期素D1和c-erbB-2在乳腺癌中各自发挥独立作用,两者同时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FOXP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FOXP3+淋巴细胞和FOXP3蛋白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92例浸润性乳腺癌和26例癌旁乳腺组织中FOXP3+淋巴细胞和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间质浸润的FOXP3+淋巴细胞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32.7% vs 7.7%,P<0.01);乳腺癌实质FOXP3蛋白阳性率也高于癌旁组织(52.2% vs 7.7%,P<0.01);乳腺癌间质浸润的FOXP3+淋巴细胞数和癌实质FOXP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乳腺癌间质浸润的FOXP3+淋巴细胞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和c-erbB-2过表达呈正相关;乳腺癌实质FOXP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间质浸润的FOXP3+淋巴细胞和乳腺癌实质FOXP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无关(P>0.05).结论 FOXP3+淋巴细胞可能在乳腺癌的免疫逃逸中发挥一定作用;FOXP3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的转移关系密切;FOXP3可作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组织中CD34阳性细胞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凋亡相关蛋白FasL、Bcl-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1例MDS患者骨髓活检的石蜡标本,分成两组:A组包括难治性贫血(RA)与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S)共12例,B组为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19例,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DS患者及对照组骨髓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CD34、FasL和Bcl-2的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MDS患者的MVD值高于对照组,A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而A组与B组间MV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4在B组MDS的单个核细胞表达,阳性率为10.5%±3.4%;而在A组以及对照组MDS骨髓CD34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6%±1.5%、0.4%±0,明显低于高危MDS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DS及对照组骨髓中有核细胞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与B组相比明显减少,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FasL正相反,A组MDS高表达,而B组表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1)。结论异常的血管新生及骨髓细胞凋亡受阻可能参与了MDS骨髓造血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在MDS的发生、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组织切片多个指标联合免疫标记对于MDS诊断、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miR-339-5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的表达,探讨miR-339-5p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显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3例 DLBCL 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RH)组织中miR-339-5p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DLBCL组织中Ki-67和BCL-6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39-5p与BCL-6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DLBCL组织中miR-339-5p的阳性率(39.8%,49/123)显著低于RH组织(90.0%,18/20)。活化的B细胞型(ABC型)DLBCL组织中miR-339-5p阳性率(31.0%,22/71)明显低于生发中心的次级B细胞型(GCB型)(51.9%,27/52)。 miR-339-5p在DLBCL中表达降低与Ann Arbor分期晚以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高有关(P均<0.05)。 ABC型、GCB型DLBCL中miR-339-5p阴性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miR-339-5p阳性患者(P均<0.01)。 DLBCL中miR-339-5p与BCL-6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iR-339-5p低表达可能与DLBCL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