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8篇
综合类   11篇
肿瘤学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癌及癌前病变细胞核内DNA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40例乳癌、癌旁单纯增生、异型增生及正常导管上皮细胞核内的DNA含量,结果表明:癌细胞核内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和癌旁上皮,癌旁异型增生的程度与DNA含量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多倍体的出现是细胞恶变的早期表现。局部细胞癌变时DNA含量明显增高,且高于高分化腺癌。作者认为检测细胞核内DNA含量对乳癌的诊断,癌及癌前病变的分级以及早期发现癌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检测119例乳腺癌及40例癌旁增生性病变的DNA含量、类固醇激素受体(SR)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导管上皮、不同级别的癌旁增生上皮和癌细胞的DNA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多倍体的出现是细胞恶变的早期表现。癌细胞DNA含量与SR水平呈负相关,而与CEA表达呈正相关。SR阳性乳癌患者术后存活5年以上者DNA含量和核面积均小于5年内死亡者。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分布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FⅧ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定量观察48例乳腺浸润癌。结果表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血管密度为每mm2135.4±47.8个,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血管密度为每mm296.1±31.4个,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同时血管的分布在癌组织旁每mm2142.4±49.5个,在癌肿中央为每mm293.5±28.6个,两组差异亦具有显著意义。结果揭示乳腺癌组织内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及腋窝淋巴结的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乳腺腺肌上皮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已婚。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限有一核桃大小肿块,质偏硬,轻度触痛,抗炎治疗无效。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乳肿块,乳腺癌待排除。遂行肿块切除术。2病理检查21肉眼观察结节状组织4cm×35cm×3cm大小,灰...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2例肝活切组织石蜡切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进行检测,并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血清学检测进行比较,HBV-PCR阳性率为73.8%,高于组织及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59.5%和50.0%)。3例病理形态呈肝炎改变,而血清HBsAg(─)的肝组织中有2例检出HBV-DNA,提示PCR的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83.3%的门脉性肝硬变和87.5%的肝细胞癌组织中HBV-PCR呈阳性,进一步证实了上述两病与HBV的关系密切。我们还发现肝细胞淤胆患者HBV感染率较高,HBV-DNA及组织HBsAg阳性比例各为6/9和4/8。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法,对33例男性乳癌石蜡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检测,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在男性乳癌比女性乳癌高,组织类型中髓样癌较高,占88.89%,而单纯癌、腺癌较低占50%,除了探讨雌激素受体和组织类型关系外,还进一步探讨了其与组织分级关系,雌激素受体阳性率随组织分级升高而降低,说明分化好,雌激素受体倾向阳性。而雌激素受体阳性男性乳癌在临床上病程长,肿块生长缓慢,浸润体征多,对内分泌疗效反应好。本文还分析了男性乳腺发育与男性乳癌的关系,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男乳发育伴导管上皮增生时,应视为男性乳癌致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6岁,干部。因颅骨缺损8年,多饮多尿6年,眼球突出5年,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半月于1990年11月20日入我院。患者1978年始有阵发性右颞部疼痛伴左下肢痛;82年发现右鼻咽黄豆  相似文献   
8.
应用ABC法、LSAB法对144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c─erbB─2、p53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c─erbB─2表达阳性率为48.6%,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最高(74.1%);其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核分裂计数、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况呈负相关,表达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因而c─erbB─2表达的检测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有力指标。p53表达的阳性率为24.7%,髓样癌阳性率较高(38.5%);p53表达与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阳性率随肿瘤体积增大和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在ER或PR阴性者中p53阳性率高于ER或PR阳性者。本文未发现c─erbB─2与p53表达的相关性;两者表达均阳性者与仅一种阳性者在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国内10个单位乳腺癌根治术后,随访5年以上,资料齐全的4,396例病理标本(包括随访10年以上2,594例)的研究,建议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四类18型。上述各类癌之间,在5年、10年存活率方面的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各类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依次为9.8%、23.3%、43.5%及60.8%。本分类既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又能体现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临床及病理均有实际意义。占乳腺癌半数以上的单纯癌、硬癌和髓样癌之间,在5年存活率、年龄分布、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别均很显著(P<0.01),故不宜统称为“实性癌”,而应分别列型。派杰氏病几乎总是伴有导管癌或其它浸润性癌,其预后取决于并存癌的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只能归类于并存癌中。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神经原性肿瘤。1982年6月我院收治一例患儿,行手术切除肿瘤,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3岁半,住院号:0017946。右腰部发现包块七天,不规则发热一月伴食欲不佳,眼睑浮肿,右腰和腿疼,于1982年5月21日入院。既往有肝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