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川崎病 (KD)的临床特点并评估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将 46例KD患者分为阿斯匹林 (ASA)治疗组 (A组 )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IVIG) 40 0mg·kg-1·d-1× 5d组 (B组 )和IVIG 2g·kg-1·d-1× 1d或IVIG 1g·kg-1·d-1× 2d组 (C组 )。结果 :在平均住院时间、热程、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B组和C组优于A组 ,C组优于B组。结论 :在KD急性期尽早使用大剂量IVIG 2g·kg-1·d-1× 1d或 1g·kg-1·d-1× 2d疗法 ,同时应用ASA口服及其它抗凝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川畸病合并肺部损害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畸病(KD)合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33例KD患儿通过病史收集、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等了解其肺部损害的情况。结果:33例KD患儿有17例出现肺部损害的X线表现(54.6%)、临床表现在咳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有或无干湿性罗音等,其血小板数目高于无肺部损害的KD患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KD患儿应注意有无出现肺损害的并发症,对不典型KD患儿尽早作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害的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其冠状动脉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方法:对18例PSVT患儿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或S1S1连续递增法,或S1S2(或S1S2S3)程序早搏刺激法,进行心房调搏,均成功诱发PSVT发作,并分析其电生理特点。采用S1S1超速抑制法终止PSVT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为慢—快型)6例,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4例,多发性旁路2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术,对小儿PSVT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甚至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特应性体质婴幼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对106例6个月至1岁有特定遗传背景且患有湿疹、喘息的特应性体质患儿开展过敏原检测及综合干预对照研究,18个月后比较症状发作、免疫功能测定情况.结果 18个月后治疗组血清IgG和IgA升高(均P<0.05),喘息、湿疹发作明显减少(均P<0.01),睡眠、情绪改善明显(均P<0.05);牛奶、鸡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原.结论 特应性体质与环境因素是变应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期是影响儿童是否发生变应性疾病的关键时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改善特应性体质婴幼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7月分别先后用Rashkind法、Sideris法、可控型弹簧圈堵闭器 (Coil)法、Amplatzer法 4种方法堵闭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PDA)各 1例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4例患儿均经临床听诊发现其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连续性杂音 ,并行X线胸片、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FI)确诊。以Rashkind法、Sideris法、Amplatzer法、Coil法堵闭PDA各 1例 ,男女各 2例 ,年龄分别为 7岁、2岁、3岁及 14岁 ,体重分别为 17kg、12k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pere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ulmonic valvular stenosis,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6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单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肺动脉瓣狭窄程度,9例患儿选择单球囊法,7例采用双叶球囊法进行瓣膜扩张术(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试验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6例患儿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后,即时跨瓣压力阶差(transvalvular pressure gradient,△P)均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4.13,P〈0.05)。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膜成形术(PBPV)治疗小儿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3月-1998年12月,7例患儿确诊为单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根据患儿的年龄和PS的轻重,3例选择单球囊法,4例采用双叶球囊法,进行瓣膜扩张术。结果 7例患儿PBPV术后,即时跨瓣压力阶差(△P)均显著下降(△P<20mmHg)。结论 PBPV是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临床疗效。方法:从1996年8月至2001年5月应用Rashkind双面伞法、Sideris纽扣式补片法、弹簧圈法以及Amplatzer蘑菇伞堵闲法关闭6例PDA患儿。结果:6例均一次性堵闭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有小量残余分流2例,其中1例术后24h心脏彩超显示小量残余分流消失;其它4例术后即刻造影均无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法及Amplatzer蘑菇伞法堵闭PDA,临床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治疗小儿PDA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对儿童急性肾衰竭愈后的评估指标。方法:采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162例ARF患儿进行评估,并根据愈后分为治愈组与死亡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加重肾衰竭的多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首次PCIS评分三组死亡率分别为2.04%、7.94%、56%。多器官衰竭发生率4.08%、39.68%、66%;影响ARF患儿愈后的独立因素有〈3岁婴幼儿、原发病、少尿时间长、氮质血症重、发生〉3个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ARF患儿病情评估可在PCIS评分基础上,再加上年龄、原发病、少尿时间、氮质血症程度、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这五项指标。较为准确地判断ARF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患儿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