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在呼吸科护生规培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7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名。研究组采用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带教。比较两组规培护生护理能力及带教质量。运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护生规培后理论知识成绩[(95.29±3.13)、(86.29±5.13)]均高于规培前[(78.22±4.48)、(77.29±5.13)]。研究组规培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案汇报等3项成绩及综合素质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带教质量的各项指标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分层带教可提高呼吸科护生规培教学的质量及护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88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和干预组145例.对照组患者行慢性支气管炎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症状观察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幸福感指数、生活质量(QOL)评分、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经过护理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幸福感指数和QOL评分均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崔更力 《护理研究》2009,(11):2968-296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VAP的发生率随着机械通气(MV)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急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使机械通气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了4倍~21倍。VAP的发生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PICC体外固定方法中胶条固定法和思乐扣固定技术在患者使用体验方面的优劣,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置入PICC的患者1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胶条组86例和思乐扣组83例,分别采用胶条和思乐扣对PICC导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心理状态并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1 d后胶条组和思乐扣组置管后疼痛评分分别为1和3,1周后分别为0和2,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39,30.856;P<0.01);胶条组和思乐扣组患者对固定方式的恐惧比例分别为13%和3%,对固定效果感到担心的比例分别为61%和6%,感觉固定方式影响形象的比例分别为11%和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867,125.699,107.756;P<0.01)。置管后第8周观察期结束时,胶条组和思乐扣组健康指数分别为0.78和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6,P<0.01)。结论在固定方式的疼痛评分方面,胶条组优于思乐扣组;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思乐扣组优于胶条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及效果观察.方法 对3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心理变化、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和凝血功能等进行监测.结果 经溶栓治疗并精心护理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咯血得到控制,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症状也逐渐消失,胸腔积液症状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出现,随访1年期间无病人死亡,其中25例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可明显改善病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早期肺癌病人呼吸衰竭早期预警评分表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6例老年早期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n=40)和对照组(n=86),并对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呼吸衰竭早期预警评分表。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75岁、城市居住、吸烟>400支/年、最大通气量(MVV)<60%、残气容积/肺总量比值(RV/TLC)>50%、FEV1<1.5 L、通气储量百分比(VR)<85%为老年早期肺癌病人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建立包括年龄、居住地、吸烟、MVV、RV/TLC、FEV1、VR等因素的预警评分表。将构建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工具应用到既往534例样本中进行验证,将样本按照得分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组,各危险组的实际呼吸衰竭率和预测呼吸衰竭率的比值为0.52~0.93,且随风险等级增加而增加。结论老年早期肺癌病人呼吸衰竭的发生率较高,早期预警评分表能够预测呼吸衰竭的发生,可作为老年早期肺癌病人呼吸衰竭风险的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现状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00名北京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础信息、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居民的COPD情况,并比较不同特征居民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共780份,其中68名(8.72%)被诊断为COPD患者。被调查对象对COPD疾病症状、COPD并发症、COPD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均不高,基本了解的占比均不足30%。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的调查对象对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居住城镇的调查对象的COPD危险因素认知得分分别为(4.76±1.42)分、(5.50±1.77)分、(4.63±1.33)分,明显高于≥60岁、大专以下学历、居住农村的(3.99±1.06)分、(3.95±1.37)分、(4.08±1.02)分(均P<0.05)。结论 北京居民的COPD疾病危险因素认知仍普遍较低,且年龄、学历、居住地等因素是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对COPD的健康宣教力度,降低COPD发病率,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北京市某医院2017—2020年呼吸道感染成年病例病原谱构成,为呼吸道感染疾病防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呼吸道感染成年病例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分析,描述性分析病原谱分布特征。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 026例,男性5 200例,女性2 826例,平均(49.12±8.87)岁。共检出9 565株病原体,其中细菌5 167株(54.02%),真菌1 435株(15.00%),病毒2 963株(30.98%)。不同年份、样本来源、性别、年龄、季节病原谱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北京市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谱以细菌居多,其次是病毒、真菌,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特征,建议根据上述特点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88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和干预组145例。对照组患者行慢性支气管炎住院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症状观察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幸福感指数、生活质量(QOL)评分、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的差异。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经过护理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幸福感指数和QOL评分均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