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 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整合功能影像学和解剖影像学于一体,可同时反映病灶的131I摄取功能和解剖结构信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全身平面131I扫描(131I-WBS)而言,131I-SPECT/CT在病灶的定性及定位诊断,肿瘤分期与危险性分层,对131I治疗剂量的估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DTC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对拟行131I治疗的1546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的资料,分析骨转移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DTC骨转移患者共120例,其中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28例(23.3%,28/120),其中滤泡状癌20例、乳头状癌6例、乳头状癌滤泡亚型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骨骼疼痛者26例(92.9%),其中腰椎病理性骨折1例,股骨病理性骨折2例。无骨痛者2例,分别为体检时发现枕骨和肋骨DTC转移。28例患者骨转移灶共73处,以骨盆和椎体转移最多见(63.0,46/73),其中12例患者伴有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42.9%)。本组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0%和71.0%;与甲状腺癌术后诊断为骨转移的DTC患者(92例)相比,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诊断为DTC患者的20年生存率更高(P=0.012)。结论:部分DTC发病较为隐匿,当临床发现原因不明的局部骨骼疼痛、病理学骨折或骨质破坏时,应排除DTC骨转移可能。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诊断为DTC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甲状腺癌术后诊断为骨转移的DTC患者。  相似文献   
4.
5.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评价和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31I治疗DTC骨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评估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131I治疗的106例DTC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基于^131I治疗后血清Tg的变化、骨痛缓解情况和影像学变化评价^131I治疗疗效,并对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评估DTC骨转移患者的^131I治疗后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应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经^131I治疗后血Tg显著下降者37例,有效率34.9%。骨转移伴疼痛的61例DTC经^131I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者39例,有效率63.9%。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是否合并其他非骨性远端转移等因素对^131I治疗后血Tg的变化有影响(x2=6.443,11.455和6.756,P均〈0.05),但对^131I治疗后骨痛缓解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x2=0,0,0.060,P均〉0.05)。^131I治疗后77.4%的患者骨转移灶无明显影像学变化。该组DTC骨转移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47%和57.90%;骨转移灶数目、是否合并其他远端脏器转移、^131I治疗前是否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10年生存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4.05,5.98和4.22,P均〈0.05);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以骨转移症状首诊等因素对10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Log—rank值为0.01,1.56,2.59和0.04,P均〉0.05)。结论^131I治疗可使DTC骨转移患者血清Tg下降、骨痛缓解、病灶保持稳定或缩小,是治疗DTC骨转移的有效手段;单发病灶、单纯骨转移、手术+^131I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肺转移灶131I摄取功能相关的血清miRNAs.方法 收集18例伴肺转移PTC患者血清标本,分为A、B两组,A组9例,为肺转移灶具有摄取131I功能者,B组9例,为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者.采用miRNA芯片检测两组间的差异血清miRNAs,并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相关核心miRNA.结果 通过miRNA的检测,发现A、B两组患者血清间具有显著差异的miRNAs 13种,其中5种miRNAs在B组上调,8种miRNAs在B组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血清miR-106a为核心miRNA,并参与调节193个靶基因,其中包括MAPK1、MAP3K8、MAP3K3、MAP3K12、MAP3K5、MAP3K14、MAP3K2、MAPK11等基因.结论 PTC肺转移灶具有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与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miRNAs存在显著差异,在肺转移灶无131I摄取功能组患者血清中显著上调的miR-106a为核心miRNA,可能与肺转移灶丧失131I摄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的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理类型、转移部位及合并其他转移的情况,并对131I全身扫描、99mTc-MDP骨扫描、MRI、X线和CT诊断DTC骨转移敏感性进行比较,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骨转移发生率约占DTC患者的8.43%(106/1258),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椎居多,以溶骨性骨转移为主;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DTC患者占19.81%;多发性骨转移多见。MRI、131I扫描、CT、X线、和99mTc-MDP骨扫描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依次为96.59%、93.84%、66.49%47.46%和38.19%,其中131I全身扫描与X线、CT和99mTc-MDP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全身扫描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和131I全身扫描的敏感性较高,CT次之,全身骨扫描和X线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伴远处转移与不伴远处转移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差异,建立伴远处转移PT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方法收集36例伴远处转移PTC患者和29例不伴远处转移PTC患者的血清,其中建模组45例(伴远处转移PTC26例,不伴远处转移PTC19例),盲法筛选组20例(伴远处转移PTC10例,不伴远处转移PTC10例)。采用固定金属亲和表面(IMAC3)芯片,以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测定得到血清蛋白质谱。运用Ciphergen Proteinchip3.1软件比较伴与不伴远处转移两组PT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在质荷比1.5~20.0ku范围内,两组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到69个蛋白质峰,其中10个蛋白质峰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建模组数据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20个盲法筛选样本进行归类预测,其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0%。结论伴与不伴远处转移PT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存在显著差异,以此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PTC伴与不伴远处转移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