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RBM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性癌石蜡组织标本50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良性卵巢上皮肿瘤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法对RBM 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在实验组中RBM3表达阳性率较良性卵巢上皮肿瘤、正常卵巢组织检测结果发生显著升高(P<0.05);在FIGOⅢ~Ⅳ期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P<0.05);低分化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P<0.05);有腹水者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腹水组(P<0.05)。结论 RBM3对卵巢癌的发生以及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胶原酶对妊娠大鼠宫颈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取纯种 wistar 大鼠120只,其中雌鼠80只,雄鼠40只,按雌雄比例2:1合笼饲养.共有64只雌鼠受孕,12只未孕,4只死亡.将64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实验组大鼠在妊娠第17、18、19天08:00阴道内分别置人胶原酶栓1枚,2组大鼠均在妊娠第19天17:00乙醚麻醉下剖杀取宫颈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组宫颈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并观察宫颈病理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羟晡氨酸含量为(8.27±0.43)nmol/mg,对照组为(11.13±0.57)nmol/mg,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302,P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院自 1997年 9月~ 2 0 0 2年 4月分娩总数为 2 36 2 4 ,其中行导乐陪伴分娩 2 136例 ,从中随机选择 30 0例 ,并与同期无导乐陪伴分娩 30 0例对照 ,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均无差异。2 ) 方法 :(1)产妇临产后进入导乐陪伴室 ,整个产程由一位有临床经验的助产士观察产程、听胎心 ,并给予产程指导及心理护理 ;陪伴室温馨及舒适 ;(2 )产妇指定家属陪伴分娩 ;(3)对照组临产后进入待产室 ,由工作人员定期观察产程及胎心 ;(4 )对导乐陪伴组及对照组 ,使用同一套指标观察 :剖宫产率、产钳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3 0 5例ⅠA~ⅡB期宫颈癌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 0 ,ⅠB期为 9 8% ,ⅡA期为 18 5 2 % ,ⅡB期为 5 7 14 % ;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8 2 % ,宫颈腺癌为42 2 7% ;宫颈癌高分化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0 ,中分化组为 11 16% ,低分化组为 40 62 % ;宫颈间质浸润深度 <1/ 2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1 2 3 % ,≥ 1/ 2组为2 1 88% ;宫颈癌糜烂型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17 0 2 % ,外生型为 13 95 % ,内生型为 18 5 2 % ,溃疡型为 41 67% ;宫颈肿瘤≥ 4cm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2 0 0 % ,<4cm者为 12 14 % ;手术前予化疗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7 4% ,未行化疗者为19 5 6% ;手术前行放疗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4 76% ,未行放疗者为 19 5 6%。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生长方式及术前化疗或放疗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直接关系 ,而肿瘤大小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约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致手术不能根治,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20%~30%[1]。因此,对晚期卵巢上皮癌如何辅以有效化疗一直是临床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难题。我院自2000年4月以来,以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共53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2004年4月15日~2005年5月26日我院以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53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0岁,中位年龄45岁。病例选择标准:1)已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卵巢上皮癌,按FIGO分期标准[2]为Ⅲ、Ⅳ期患者;2)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醋酸、碘着色肉眼观察在中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省修水县大桥乡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对2499例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醋酸、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A、VILI)以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各种方法独立进行,均为双盲。对VIA、VILI或电子阴道镜中任何一项存在阳性病变进行宫颈组织活检,或行颈管刮术(ECC),另HPV或TCT阳性的妇女也给予活检。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均经国际癌症研究所病理检查确诊,将CIN2以上(含CIN2)病变纳入阳性结果。结果2499例受检妇女中有2432例列入研究,共检出CIN237例,CIN359例,宫颈癌3例。HPV,TCT,HPV TCT,VIA,VILI,VIA VILI和阴道镜检查等筛查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96.67%,89.47%,97.98%,56.57%,36.36%,63.64%和39.39%;特异度分别为85.00%,96.91%,86.97%,94.60%,96.23%,92.97%和98.14%。结论VIA、VILI的灵敏度低于HPV或TCT,但因其简单、廉价、易掌握等特点,故更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多种检测方法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省修水县大桥乡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对已登记的2499名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分别做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以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全部检查方法均以独立、双盲方式进行。对VIA、VILI及电子阴道镜三项检查中任何一项存在子宫颈可疑病变的妇女行子宫颈活检;对以上三项检查均未发现可疑病变,但子宫颈脱落细胞HPV阳性或TCT结果阳性(ASCUS以上级别)的妇女,2周后给予子宫颈活检。观察HPV、TCT、VIA、VILI、电子阴道镜等筛查方法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进行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均经国际癌症研究所病理确诊。筛查时将病理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CINl)纳入阴性结果,将CIN2以上(包括CIN2)病变纳入阳性结果。宫颈细胞学按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标准制片,细胞学诊断按照2001年TBS(The Bethesda System)细胞病理分类标准判读诊断。结果2499名受检妇女中,2432名纳入研究(67名妇女因HPV或TCT阳性未行活检故未列入统计),其中HPV阳性妇女387例;TCT阳性妇女153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共检出CIN及子宫颈癌99例,其中CIN237例,CIN359例,宫颈癌3例。HPV、TCT、HPV+TCT、VIA、VILI、VIA+VILI、阴道镜检等筛查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6.67%、89.47%、97.98%、56.57%、36.36%、63.64%、39.39%。特异度分别为85.00%、96.91%、86.97%、94.60%、96.23%、92.97%、98.14%。结论HPV+TCT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高于其他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例 1:2 5岁 ,孕 1产 1,因产后 38d ,阴道内淋漓出血 ,B超示 :胎盘残留 ,于 1995年 6月 13日入院 ,入院当天家属坚决要求行清宫术。探宫深 9cm ,大号刮匙刮宫时有突破感 ,患者出现腹痛 ,即予缩宫素并行B超 :探子宫底前壁近右宫角部无底 ,子宫直肠窝内中量积液。诊断 :子宫穿孔。例 2 :2 6岁 ,孕 3产 3,因产后 2 1d ,阴道大出血 2次于1998年 11月 2 4日入院 ,B超提示 :胎盘残留。经抗炎治疗 2d于 11月 2 6日行清宫术。探宫深 7.5cm ,扩张宫颈静滴催产素后开始操作 ,予中号刮匙用力刮出少许胎盘组织 ,已机化 ,探针探右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FU宫颈局部多点注射联合TP方案用于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60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8例给予5-FU局部多点联合TP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对照组22例给予TP方案后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病理、毒副反应、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CR、PR分别为(12,31.58%)、(21,55.26%),总有效率为(33,86.84%)。对照组患者CR、PR分别为(2,9.1%)、(11,50%),总有效率为(13,59.1%)。毒副反应两组相当,经对症处理后都能耐受。结论:5-FU宫颈局部多点注射联合TP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患者最大肿瘤直径缩小明显,毒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与组织间插植在巨块型年轻宫颈癌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月收治的ⅠB2期~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20例,其中10例予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植入,10例予组织间插植,观察2组局部肿瘤的消退情况,监测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卵巢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组和组织间插植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间插植组治疗后FSH、LH升高、E2下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在治疗巨块型宫颈癌中具有有效的抗肿瘤作用、不影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