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现有数种胚胎单细胞固定方法基础上,寻求一种稳定、理想的固定技术,并进行改良。方法:以4-细胞鼠胚(A组)和人体外受精(IVF)废弃胚胎(B组)之卵裂球为材料,分别以甲醇-冰醋酸(MA)法、吐温-盐酸(TH)改良法和MA+TH结合法进行固定,比较其各自的固定率、核形态等情况。结果:3种方法的固定率以MA法最低,且3种方法固定率差异有显著性(A组3种方法P=0.00621,B组3种方法P=0.00362);A组和B组固定后得到的核形态均与固定方法有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和7.66×10-7);信号获得率和核信号评分与固定方法无明显关联(P值分别为0.186和0.0728)。结论:TH改良法固定后核形态不良,胞质残留率高;MA法核像直径大、质量较好,但技术要求高,难于普及;MA+TH结合法则核像较大,质量最好,技术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人废弃胚胎单卵裂球体外发育潜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治疗周期废弃胚胎来源的单卵裂球体外发育潜能。方法:收集21例患者授精培养后第3日不适于移植和冷冻的废弃胚胎共60枚,其中2-细胞期胚胎10枚,3-细胞期胚胎8枚,4-细胞期胚胎26枚,5-细胞期胚胎12枚,6-细胞期胚胎4枚。采用化学法去除透明带并分割胚胎获得单卵裂球,继续体外培养,每24h观察卵裂球发育情况。结果:60枚胚胎共获得229枚单卵裂球。以分割取得单卵裂球日作为第1日(d1),继续培养,其发育似乎遵循d2分裂、d3紧密化、d4出现囊胚腔、d5扩张,延续分割前的程序,但提前进入紧密化期,致使囊胚细胞数少,囊胚期体积亦比正常胚胎小。其中,4-细胞期废弃胚胎来源的卵裂球分裂率、紧密化率、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来自其它细胞数的单卵裂球(P<0.05),且其大部分内细胞团(ICM)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KP)表达呈阳性。结论:废弃胚胎来源的单卵裂球能在体外继续发育至囊胚,发育潜能与供体胚胎发育质量密切相关,其发育似乎延续原有供体卵裂球的节律,而形成囊胚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细胞数亦明显减少,但囊胚ICM细胞显示AKP阳性,深信其利用价值会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牛志宏  冯云  陈骞  张爱军  孙贻娟 《生殖与避孕》2012,32(9):578-581,588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卵泡素(rFSH)联合高纯尿促性素(HP-hMG)促排卵方案中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共129个促排周期纳入研究,其中67个长方案周期,62个拮抗剂方案周期。各个方案中,患者根据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分为<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结果: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组的患者hCG注射日血清平均β-hCG分别为0.9mIU/ml和1.1 mIU/ml。各个方案中,<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促排卵特征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方案中,血清β-hCG≥0.9mIU/ml的患者较<0.9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62.1%vs 53.6%,P=0.05);拮抗剂方案中,血清β-hCG≥1.1 mIU/ml的患者较<1.1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57.8%vs 46.7%,P=0.06)。结论:在人重组促卵泡素联合高纯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中注射hCG日血清β-hCG水平与可用胚胎率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IVF/ICSI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周期)在此基础上联合胚胎早裂情况进行胚胎选择。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比较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和无早裂胚胎者的妊娠结局。结果B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无早裂胚胎者(P〈0.01)。结论与单纯的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比较,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进行胚胎评价可显著改善IVF/ICSI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对于体外授精/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中胚胎选择的意义.方法 IVF/ICSI 610周期,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9周期)单以授精后72 h(D3)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选择胚胎;B组(341周期)在此基础上联合胚胎早裂情况进行胚胎选择.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比较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和无早裂胚胎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移植胚胎中有早裂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和单胚着床率均高于无早裂胚胎者(P<0.01).结论 与单纯的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比较,胚胎早裂联合胚胎发育速度及形态评分进行胚胎评价可显著改善IVF/ICSI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用于染色体异常、反复种植失败和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效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在我中心行PGS治疗,共328个取卵周期和随后进行的263个冻胚移植周期,根据其适应症分为男方染色体异常(A组)、女方染色体异常(B组)、反复种植失败(C组)和反复自然流产(D组),分析4组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情况、胚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分析结果和临床结局。结果 4组患者成熟卵母细胞(MII)率、受精率、卵裂率、D3有效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获卵数在A组(12.93±5.73)、B组(13.17±6.65)显著高于C组(10.48±6.07)、D组(10.76±5.47),D组可进行PGS活检的胚胎数与D3有效胚胎数的比率(57.2%)显著高于A组(51.3%)、B组(48.4%)和C组(50.0%)(P均0.05);正常核型胚胎比率C组(71.6%)、D组(58.7%)显著高于A组(39.0%)、B组(33.5%),而无可移植正常核型胚胎的周期率D组(13.5%)显著低于A组(31.3%)、B组(33.3%)、C组(29.1%)(P均0.05);4组患者的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适应症的患者实施PGS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妊娠率;夫妇染色体异常的患者最终获得正常核型胚胎的几率较低,但是有效避免了高流产率的风险;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经PGS筛选后胚胎移植可将流产率控制在较低水平(3.4%)。  相似文献   
7.
妊娠妇女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正常妊娠正常分娩的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根据其怀孕周数将其分为正常早期组、正常中期组与正常晚期组各40例;以28例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作为妊高征组、26例出现早产的妇女为早产组、30例健康未妊娠妇女作为未妊娠组,检测各组妇女血清中的LAP水平.结果 未妊娠组、早产组、正常妊娠组、妊高征组的血清LAP水平依次升高(P<0.05).正常晚期组、正常中期组、正常早期组妇女的血清LAP水平依次降低(P<0.05),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LAP水平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妇女体内血清中LAP水平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监测LAP水平对于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早产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体外助孕治疗周期中存在不受精可能且上游有效精子数量不低于500万的夫妇分半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探讨是否存在分半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指征选择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3月~2007年6月接受体外助孕的夫妇中选取符合指征周期,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同一周期取得的卵子随机分半,分别进行常规IVF与ICSI治疗。卵裂球≥5个且卵裂球碎片<50%的胚胎为可用胚胎。结果共有94周期进入分半治疗周期,其中常规IVF受精失败或低下(LFR)22周期(23.40%);同期常规IVF治疗530周期,其中LFR 36周期(6.79%);两者有显著差异(P=5.26×10-6)。94分半周期共获1 596枚卵子,其中行常规IVF 781枚,受精率55.19%;行ICSI 815枚,MⅡ616枚,受精率72.02%;两者有显著差异(P=2.59×10-12)。94周期卵裂983枚,可用胚胎554枚,临床妊娠率为35.71%。结论存在同一治疗周期分半进行常规IVF与ICSI的指征和必要性,可明显减少不受精情况的出现;对常规IVF与ICSI均受精的周期,可选择移植常规IVF胚胎,减少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风险。  相似文献   
9.
不同机械辅助孵化方式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切口辅助孵化方式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78枚2-4-细胞期昆明白种小鼠胚胎随机分为A(183枚)、B(177枚)、C(168枚)组和对照组(150枚)。A、B、C组采用机械法在透明带上分别开“─”、“┼”、“┤”形状切口,对照组不作切口,比较各组的囊胚获得率和孵出率。结果:A、B、C组d5囊胚获得率分别为92.35%、92.09%和91.07%,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6囊胚完全孵出率依次为75.00%、91.52%和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25%(P<0.001)。B、C组d6囊胚完全孵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P≤0.001)。A组的辅助孵化时间(13.88±1.72s)显著小于B、C组(44.46±2.61s和53.73±3.29s)(P<0.05);且B、C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机械切口的辅助孵化方式均能有效提高囊胚孵出率;“┼”和“┤”形状切口的辅助孵化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切口者;“┤”较“┼”形状切口的辅助孵化方式更省时、安全,较“─”方式更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孤雌激活是对卵母细胞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进行刺激,使之保持二倍体状态下发生有丝分裂获得早期胚胎发育.人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获得的囊胚,可为人类干细胞建系提供崭新的来源,由此产生的胚胎干细胞称为孤雌胚胎干细胞.此研究已在许多哺乳动物物种中进行,如小鼠、牛、猴已获得囊胚,并在小鼠和猴成功进行了干细胞建系,目前成为多国科学家的关注与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