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使用ATD引起粒细胞缺乏及引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3%,其次为泌尿系、胃肠道,分别占21.1%和10.5%;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38.5%;革兰阴性菌26株占50.0%;真菌6株占11.5%;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0.0%和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均为92.3%,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阿米卡星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使用ATD容易引起患者粒细胞缺乏,继而诱发各种感染,且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引起感染的病菌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相当,真菌感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绿原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N组(正常组)、DM组(糖尿病组)及CA组(绿原酸干预组).DM组和CA组造糖尿痛模型,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绿原酸,饲养10周后,测定血糖、肾脏重量、体重变化,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与DM组大鼠相比,CA组大鼠血糖无明显差别,而肾重、体重明显增加,肾皮质SOD、GSH-PX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及UAER则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绿原酸有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一般状况,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调节异常285例3年后自然转归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调节异常(IGR)的自然转归及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异常(IGT)之间相关因素的异同。方法 对329名不愿干预治疗的IGR患者随访3年,对OGTT等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比较。结果 单纯IFG(I-IFG)糖尿病年转化率10.35%,单纯IGT(I-IGT)糖尿病年转化率11.90%,IFG/IGT糖尿病年转化率20%,I-IFG组病人和I-IGT组相比,发病年龄较年轻,体重指数、腰围数较小,肥胖者较少,而且高血压、高胆固醇程度也较轻,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GT和IFG都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显著相关,而最大危险是IGT/IFG人群,I-IFG组和I-IGT组相比,其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在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00名(对照组),分别对2组人员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情况进行测定,并根据性别和年龄情况对所有患者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BMD:40~60岁以上年龄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和股骨Ward区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数值接近,但50岁组和70岁以上年龄组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代谢:观察组的BGP与DPD水平分别为(6.73±3.54)μg/L与(7.59±4.81)nmol/mm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其骨密度丢失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2008年11月26日因"双手畏寒1年,体毛增多半年,血糖高2个月"入院.2007年冬受寒冷刺激后双手发紫疼痛,保暖后约10 min症状消失,给予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117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例患者中40%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23%为Graver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12%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5%为库欣综合征,16.5%为其他.结论 低钾血症是多种异质性疾病的共同表现,大都有潜在疾病,因此必须首先明确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任蕾  孙良阁  朱亚丽  万荔  李征途 《临床荟萃》2011,26(21):1916-1917
患者,女,69岁,以心悸、多汗、多食、消瘦29年,加重15天为主诉于2011年2月15日入院。患者29年前出现心悸、多汗、多食、消瘦,2个月内体质量减轻约7.5kg,于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口服约2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后自行停药,后上述症状未再出现,亦未再复查甲状腺功能。15天前出现乏力、心悸、多汗,以活动后为著,伴大便次数增多,成形,每日2~3次。  相似文献   
8.
脂肪萎缩综合征通常是指脂肪组织缺乏,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组代谢异常疾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0年8月发现1例脂肪萎缩综合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并随访2006至2011年本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及感染科35例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后发生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从易感因素、甲状腺疾病类型、预后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Interferon inducedthyroiditis,IIT)的发生与性别、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类型及干扰素使用疗程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慢性丙型肝炎、长疗程干扰素治疗与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易感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时,需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并定期复查,以防止干扰素诱发的甲状腺疾病引起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家庭中患17α羟化酶/17,20裂链酶联合缺乏症的两姐妹及其父母的CYP17基因序列。方法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行PCR反应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两姐妹均表现为典型的17α羟化酶/17,20裂链酶联合缺乏,其CYP17基因均为985缺失TAC插入AA的纯合子突变,而其父母是杂合子突变。结论985缺失TAC插入AA杂合子仅是一遗传标志,并不能引起疾病,但这种纯合子突变或在此基础上再发生另一突变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