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针法为主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原络配穴为主的针刺疗法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吡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MMSE评分、ADL评分及总胆固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95%(17/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38%(11/21)(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总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智能水平,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且疗效优于单纯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究内侧皮质不同复位等级对股骨转子间骨折 (FIF)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FI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即刻正位 X 线片显示的头颈骨块内侧皮质和股骨干内侧皮质的位置关系将患者分为正性支撑组(25例)、中性支撑组 (26例)和负性支撑组(25例),其中正性支撑组患者头颈骨块内侧皮质位于股骨干内侧皮质内上方,中性支撑组患者头颈骨块内侧皮质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影像学上完全对位,负性支撑组患者头颈骨块内侧皮质位于股骨干内侧皮质外上方。 对比观察 3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即刻尖顶距(TAD)、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长度及颈干角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即刻 TAD 无明显差异 (F =0.021、0.015、0.255,P =0.980、0.985、0.880)。 正性支撑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负性支撑组 (q =5.373,P <0.001),而正性支撑组和中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和负性支撑组间无明显差异 (q =3.145、2.280,P = 0.074、0.246)。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正性支撑组患者股骨颈长度均明显长于中性支撑组和负性支撑组(术后即刻: q =6.172、13.920,P 均 <0.001;术后 3 个月: q =16.240、30.600,P 均 < 0.001),且中性支撑组患者股骨颈长度明显长于负性支撑组 (q = 7.887、14.660,P均<0.001);正性支撑组患者颈干角均明显大于中性支撑组和负性支撑组 (术后即刻: q = 3.562、7.839,P =0.037、P <0.001;术后 3 个月: q =12.360、24.860,P 均 <0.001),且中性支撑组患者颈干角明显大于负性支撑组 (q =4.353、12.740,P =0.008、P <0.001)。 术后 6 个月,正性支撑组患者中优 15 例、良 8 例、中 1 例?差 1 例,明显优于中性支撑组患者的优8例、良8例、中7例、差3例以及负性支撑组患者的优 6 例、良 7 例?中 6 例、差6例 (Z = - 2.520、- 3.150,P = 0.012、0.002),而中性支撑组与负性支撑组间无明显差异(Z = -0.917,P =0.359)。正性支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中性支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负性支撑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8.00%,3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χ2 =5.361,P =0.069)。 结论 FIF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稳定性更好,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股骨颈长度及颈干角,临床疗效较好,术中有意识的获得正性支撑复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腓肠神经等感觉神经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神经缺损。方法 对100例外伤所致四肢神经缺损者根据神经缺损部位及游离移植神经长度。分别用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和单纯的神经游离移植。神经供区:腓肠神经(87例)、臂内侧皮神经(6例)、前臂内侧皮神经(1例)、前臂外侧皮神经(2例)、腓浅神经(2例)、隐神经(2例)。结果术后随访71例(85条神经)。随访时间18~60个月,其中优(M4S3 )13例(14条).良(M3S3)22例(26条)。可(M2S2)32例(40条),差(M1S1以下)4例(1条)。结论 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四肢神经缺损,可有效恢复损伤神经.对肢体的功能恢复仍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eg I,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基因的表达与ANP肠黏膜损害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40)和ANP组(n=80).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ANP组大鼠胰胆管恒速逆行注射30 g/L牛磺胆酸钠,制成ANP大鼠模型.观察胰腺和小肠的病理改变及小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小肠组织中reg Ⅰ mRNA的表达水平,并研究所观察指标与reg Ⅰ,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ANP组大鼠术后12,24和36 h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0.89 vs0.2±0.42.3.3±1.17 vs 0.3±0.48,4.2±0.95vs 0.3±0.48,均P<0.01);ANP组大鼠[99mTc]-DTPA排泄率术后12,24和36 h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34.70%±4.03%vs 4.62%±1.17%,54.63%±6.94%vs 6.14%±1.42%.66.83%±7.56%vs 7.48%±0.92%,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ANP组大鼠小肠组织reg Ⅰ的mRNA水平过度表达,rcg Ⅰ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肠黏膜病理学评分和肠黏膜通透性指数正相关(r=0.6728,0.7092,均P<0.01).结论:ANP时大鼠小肠组织中regⅠ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与ANP所致肠黏膜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胆汁酸(bile acids, BAs)和MAPK信号通路对HepG2细胞中人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 receptor α,hPPARα)转录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PCR扩增hPPARα基因启动子片段P1(-764~+228 bp)、P2(-2090~-744 bp)、P2-1(-744~-1287 bp)、P2-2(-1548~-1265 bp)、P2-3(-2090~-1540 bp),将扩增得到的片段分别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4-luc2P-Hygro)的启动子上游。将包含hPPARα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HepG2细胞,分别用U0126(ERK1/2信号通路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SP600125(JNK1/2信号通路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石胆酸(lithodeoxycholic acid, LCA)、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 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甘氨脱氧胆酸(glycode...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针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都可喜为治疗手段,设单纯都可喜为对照组,观察186例V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MMSE、SS变化。结果: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都可喜能够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的评分及血浆中SS含量,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提示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都可喜可改善VD患者的智能水平,疗效优于单纯都可喜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针法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为治疗手段,设单纯安理申为对照组,观察48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MMSE、ADL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结果: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能够提高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MSE评分,改善ADL评分,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络配穴针法为主联合安理申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的智能水平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且疗效优于单纯安理申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慧  陈洪  杨晴  孔波  杨晓薇  王智  刘洋 《中国肿瘤》2011,20(5):378-382
[目的]研究RASAL1基因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探讨RASAL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0例胃癌及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RASAL1mRNA表达,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SAL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T-PCR检测显示胃癌组织中RASAL1mRNA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51±0.15,而正常胃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64±0.12,胃癌组织的RASAL1mRNA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P=0.0004)。②WesternBlot分析表明,胃癌组织RASAL1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52±0.22,而正常胃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68±0.23,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03)。③免疫组化结果表明,RASAL1蛋白主要在胞浆中表达;50例胃癌组织中RASAL1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2例(-)、23例(+)、13例(++)、2例(+++);而在50例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16例(++)、34例(+++);胃癌组织中RASAL1表达较正常胃组织降低(P<0.05)。④RASAL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相关,随病情进展呈下降趋势。[结论]RASAL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且与分化程度及进展阶段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胃癌的抑癌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根据统计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结核病病程长,结核病伴随其它各种合并症患者常见,结核病防治工作要因人而异,尤其是对各种合并症患者的护理显得更为突出。结核病治疗、监护疗程长,需要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现将临床护理体会简单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49例肺结核病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48岁。其中女62例,男87例。初治患者治愈率90%,复治患者治愈率75%。住院期间对症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效果达到稳定,收到了满意的效果。2病情观察及护理2.1全身毒血症状常有午后低…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多器官衰竭(276001)山东临沂解放军146医院亓法英(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赵孔波任何危重病的晚期都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多器官衰竭是指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