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30个成人尸头的 6 0侧视神经管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测量了视神经管的口径 ,管壁的厚度和长度。观察了视神经管的走行特点 ,计算了视神经管横截面积。结果 :视神经管内壁中部是视神经管管壁最薄之处 ,厚度为 (0 .48± 0 .36 )mm ;视神经管最狭窄的部位是中部 ,横截面积为 (17.47± 3 .97)mm2 ;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 37.46°± 4.6 6° ,与颅冠状面的夹角为 2 1.0 0°± 3 .46°。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 ,视神经管在管中部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可能最强 ,视神经减压术开放管的中部可能最为重要。视神经管走行的特点是视神经间接损伤常合并于颞额部钝挫伤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探索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例单眼患有CRAO的病人,阻塞时间为6h一6天(平均3.7天),静脉滴注尿激酶每天50万U,总量250万U,治疗还包括前房穿刺、眼球按摩、口服醋氯酰胺、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和吸入95%O2和5%C02混合气体及每天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和金纳多87.5mg。治疗前后检查眼底和视力。随访时间为4—12个月。第一次用药后检查视力:除1例视力没有变化外,其余5例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时所有病人视力均有提高,并且达到或好于0.05,3例大于0.1,2例达到1.0。最后随访视力:6例大于0.1,4例大于0.2,2例视力恢复到发病前最好视力1.2和1.5。治疗期间末发现严重并发症。结果显示,大剂量尿激酶连续静脉滴注治疗CRAO能够重新建立视网膜血液循环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特殊类型—视网膜血管瘤增殖(RAP)的临床和造影表现及分期。RAP是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的、以伴发多灶小片视网膜内出血及盘变前期即有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CA)形成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AMD。  相似文献   
5.
Traumaticopticneuropathyisavision threateningdisorder Autopsiesafterheadtraumahaveshownthattheopticnervesareoftendamagedmostseverelywithintheopticcanal 1 Althoughvariouskindsofmicrosurgicaldecompressionoftheopticcanalhavebeenadvocatedastheeffectivemet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CA)与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03年12月诊治的渗出型AMD患者70例75只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观察有无RCA形成以及与PED 发生的关系。 结果 75只渗出型AMD患眼中,34只眼有RCA形成,占45.3% ;41只眼未见RCA ,占54.7%。有RCA形成同时存在PED者30只,占88.2%;不伴有PED者4只眼,占11.8%。无RCA 形成但存在PED者33只眼,占80.5%;不伴有PED者8只眼,占19.5%。有无RCA形成的患眼PE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χ2=0.83,P=0.5290)。无RCA形成的33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17只眼,占51.5%;有RCA形成的30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26只眼,占8 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8.9612,P=0.0030)。 结论 RCA形成在渗出 型AMD患眼中并不少见;RCA多与PED并存,但两者之间无直接的因果关系;PED裂孔发生与RCA形成密切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95-298)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21例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40 mg/ml的TA0.1 ml治疗,随访1、3、6个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压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视力用ETDRS视力表检查;眼压用非接触眼压计检查;视网膜厚度用OCT检查。结果注药后1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7.5个字母,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平均降低143 μm,下降了33%。3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9.1个字母,10只眼提高2行以上,占48%,视网膜厚度平均降低184 μm,下降了42%。6个月时视力平均提高5.1个字母,视网膜厚度降低了151 μm,下降了3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治疗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短期内安全有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17-219)  相似文献   
8.
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对因严重角膜化学伤、热烧伤、移植失败、终末期干眼症及爆炸伤行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术的27例患者在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F-VEP)检查,将测定结果与术后两周的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7例中,术前明适应闪光VEP的潜伏期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r=0.614,p=0.001。F-VEP测定结果正常者14例、轻度异常9例,在术后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中、重度异常者4例,其中3例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例视力改善不明显。F-ERG的结果与视力亦呈正相关,但其可靠性不及F-VEP。结论: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9.
兔视神经间接损伤的视神经组织压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观察兔视神经间接损伤后视神经组织压的变化 ,探讨视神经间接损伤后继发性损伤机制。 方法 一侧视神经致伤后 2 4h ,采用微穿刺法分别记录损伤侧及对侧球后 2mm处视神经组织压的变化 ,并取测压开始后 40~ 6 0min的平均压力值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 2 4h ,损伤侧视神经组织压 (0 .315± 0 .334 )kPa(1kPa =7.5mmHg)显著高于对侧 (- 0 .0 85± 0 .2 13)kPa (P <0 .0 1)。 结论 视神经间接损伤后视神经组织压显著增高 ,提示有必要实施视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管内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为视神经减压术和进一步探索视神经间接损伤的病理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个成人尸头的60侧视神经管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观测,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的口径,计算了视神经的面积,测量了管内段视神经硬膜鞘各壁的厚度,观察了管内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