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蛋白1基因(BRIP1)功能区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采集无亲缘关系宫颈癌患者309例(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15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个SNP的基因型,采用SPSS11.5及Haploview4.2软件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BRIP1基因rs4986764(外显子18)及rs7213430(3'非翻译区)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rs4986764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OR=1.294,95%=1.017-1.647);宫颈癌组 rs7213430位点 A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OR=1.435,95%CI=1.133-1.818)。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一个单倍型(rs11079454-rs7213430-rs4986763)高度连锁(D'〉0.9),宫颈癌组T-A-C单倍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结论 BRIP1基因功能区rs4986764及rs7213430 SNP位点可能与宫颈癌有关,携带有rs4986764 C等位基因及rs7213430 A等位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宫颈癌。  相似文献   
2.
周海仙  许群  蔡平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11-1914
目的 探讨孕期预防性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 (VD)对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初产、单胎肥胖孕妇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试验组于孕16~20周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30万IU,肌肉注射。对照组于孕16~20周给予VD滴剂胶囊400 IU (1粒),口服,每日1次。比较2组一般资料、25(OH) D3、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血磷(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BMI等临床相关指标及维生素D缺乏的改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经干预后,试验组25(OH) D3和血清C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TH浓度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均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虽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GDM的发生平均孕周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孕妇GDM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新生儿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单次负荷剂量治疗可有效改善肥胖孕妇VD缺乏状态,安全性较好,可有效降低肥胖孕妇GDM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VD有效调节了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减少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补液对妊娠剧吐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妊娠剧吐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补液治疗,实验组予以超声药物导入联合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住院天数、临床疗效、治疗舒适度简化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起效时间、住院天数、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3/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41/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止吐膏药通过超声药物导入并联合补液治疗妊娠剧吐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简便安全可行,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肌电生物反馈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Kegel运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会阴部肌力分级、尿动力学特征及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8周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3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部肌力分级、尿道最大测量压[(9.17±1.06)kPa]、尿道最大闭合压[(8.29±1.01)kPa]、Valsalva漏尿点压[(12.26±2.12)kP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2.63±2.35)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9.36±4.4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会阴部肌力分级及尿动力学特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贫血是产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贫血产妇 产褥期延长,身体恢复减慢,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产 褥期感染等疾病,同时也会引起乳汁分泌不足,乳汁 含铁量减少,影响婴幼儿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智力 发育。临床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笔者通过静脉补 铁与口服补铁两种途径治疗缺铁性贫血,观察两种 治疗途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amin D,Vit D)对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防治作用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肥胖症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孕16~20周开始每日口服1粒Vit D滴剂胶囊400 IU,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serum calcium,Ca)、血磷(Serium inorganic phosphorus,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临床相关指标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25(OH)D、血清Ca较前有显著升高,PTH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难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新生儿脐血中25(OH)D水平与母体25(OH)D水平存在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改善肥胖症孕妇的低Vit D状态,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并改善妊娠结局;新生儿25(OH)D水平与孕妇呈显著正相关,孕期积极补充维生素D,是新生儿健康支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海仙  黄引平 《新中医》2015,47(1):153-15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注射用头孢拉定和注射用替硝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采用B超检测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P<0.01),气滞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能减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包块,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增加了盆腔的药物浓度,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术 (简称人流术 )合并各种高危因素使手术难度加大。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人工流产手术属于高危人流的范畴 ,其诊断标准大致如下[1] :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 ,内诊子宫大于停经月份有结节感 ,超声检查子宫内不均质低回声结节。该类受术者在人流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效果以及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情况。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6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OP-Q分级、PFDI-20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指标。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POP-Q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年POP-Q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PFDI-20评分为(13.24±3.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2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前列腺素E2(PG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对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