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冼建妹  周传恩  陈慧 《全科护理》2016,(17):1772-1774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川崎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川崎病患儿采取抛掷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的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的焦虑评分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缓解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将28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四组,于模型组,模型十胆固醇组行动静脉造瘘吻合,实验中测定脂类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酯蛋白(HDL—C)、血钙、羟脯氨酸(HY)浓度及组织生化(Ich、Ca、Hy),结果显示:1、血流动力学干扰可致Ch、Ca沉积于管壁并致管壁脯氨酸升高(模型组,模型十胆固醇组与正常组,胆固醇组比较P<0.05或<0.01)。2、血流动力学调控着血管壁的饮食诱导性脂质沉积(模型十胆固醇组与胆固醇组组织Ch比较P<0.01)。3、血流动力学干扰可不依赖于血浆脂质水平(模型组与正常组及实验前比无差异P>0.05)而致AS改变(光镜及电镜结果产生AS改变)。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7月~1998年9月应用头孢唑钠联合妥布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25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人均为住院患儿。诊断依据陈孝文等主编的《医院诊疗常规》。选择临床分型为普通型共47例。大便培养阳性18例,阳性率38.3%,均为福氏痢疾杆菌,入院时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12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NBP)在川崎病心脏损害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我院诊治的川崎病心脏损害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NT-proNB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N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NBP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川崎病心脏损伤的标志物,有助于疾病及时治疗,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氯喹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远期疗效,对89例疗程在1年以上的RA患者进行1至4年随访,发现不同疗程临床和实验室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不同疗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缓解率在1至4年分别为41.6%,50.0%,46.3%和41.2%,总有效率分别为87.6%,87.5%,82.9%和76.5%。因副作用退出治疗者占17.8%,主要集中在第一年内,2例在缓解3年后复发。认为该联合治疗方法疗效可靠、稳定、副作用少,是理想的RA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川崎病疑似病例的临床特点,探索川崎病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8例出院诊断疑似川崎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疑似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多形性皮疹5例,球结膜充血4例,口腔黏膜病变4例,指趾端肛周红肿及膜状脱皮4例.其中7例有4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1例有2项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8例患儿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无异常.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例,PLT升高3例,血红蛋白下降3例,CRP升高6例,ESR升高6例.7例有发热表现患儿在病程10天以内均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后48小时内热退,8例患儿出院后随访情况均不清.结论部分川崎病因临床表现少,易误诊或漏诊,建议加强对于是否放松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研究.目前对达不到诊断标准且高度怀疑川崎病患儿予以“疑似川崎病”诊断,并及时按照川崎病实施相关治疗随访,有助于尽量减少或避免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出现幼稚样淋巴细胞的各种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外周血幼稚样淋巴细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病例最后确诊为恶性疾病14例,占25%;非恶性疾病42例,占75%。结论外周血幼稚样淋巴细胞增高幅度与疾病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当外周血出现幼稚样淋巴细胞时须结合临床随诊观察和各种实时必需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尽早确诊,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1月期间收治的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儿常规检查和肺功能检查准确率。结果除去研究组缓解期患儿与参照组的肺功能各项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急性期和持续期内,其FVC、FEV1、FEV1/FVC、PEF、RV与参照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肺功检查准确率为95.0%、常规检查准确率为80.0%,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检查准确率为92.5%、常规检查准确率为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肺功能检查的准确度更高,有利于患儿尽早治疗并恢复健康,可在临床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