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腭裂手术体位要求肩、背部垫高,头部后仰,使口腔、气管、胸骨尽可能在同一平面,以使上腭立起,充分显露术野.这种体位使颈部过伸,胸背部前凸,腰部拉伸;常引起患者术后头颈、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规腭裂手术使用背垫、颈垫、头垫加上中单与布球.术中布球易滑动造成颈项悬空,且操作复杂,垫起效果又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2.
简易颌垫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简易颌垫 ,在给有牙槽裂的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作经口气管插管时 ,能提供很好的帮助。制作与用法制作 选择 4、10、18岁左右三个比较典型的有牙槽裂的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 ,由口腔修复科医生分别用石膏取上颌模型 ,干固后 ,再让技工师用致凝塑料依照模型塑形 ,制作颌垫 ,使做出的颌垫嵌入牙槽裂后能够与周围的牙齿持平 ,没有牙齿者与牙龈平行 ,根据 3个年龄段做成大、中、小三种规格 (图 1)。用法 在患者全麻诱导前 ,根据年龄选择较为合适的颌垫 ,诱导后插管之前将颌垫置于牙槽裂 ,使之尽量与牙齿或牙龈持平 ,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术中保留与不保留自主呼吸对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口腔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n=30)麻醉诱导及术中不用神经肌肉阻滞剂,保留自主呼吸;B组(n=30),麻醉诱导及术中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不保留自主呼吸,行机械通气。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前(To)、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术中(T3)及术后(L)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的变化。结果两组插管后即刻、B组插管前的血压、心率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术中及术后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中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高于B组(P〈0.05),但术后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血氧饱和度高于B组(P〈0.05)。结论避免使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是保证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麻醉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将经鼻异型气管插管改为鼻咽通气管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鼻咽通气管组、口咽通气管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鼻咽通气管组将异型气管插管改为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组则完全拔出经鼻异型气管插管后重新放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拔出经鼻异型气管插管后不放置任何通气管.观察3组患者的Stridor评分及SpO2的变化.结果 鼻咽通气管组Stridor评分明显低于口咽通气管组及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鼻咽通气管组及口咽通气管组Sp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面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将经鼻异型气管插管改为鼻咽通气管是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开发网络课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CAI课件发展现状 ,说明网络课件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介绍网络课件开发的工具与方法 ,重点从总体设计、教学设计、软件开发、界面设计、文档完整性及网络发布性等方面阐述网络课件的设计与评价标准 ,进一步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应以教学设计为先导 ,以视听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 ,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全麻苏醒病人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结束后全麻恢复期 ,由于药物的残余作用 ,以及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原有病理变化 ,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怎样及时发现并处理尤为重要。因此 ,在全麻苏醒室的工作须特别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本文探讨 5 0 0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不同全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不同全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唇腭裂思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入室前以5%氯胺酮4~6mg/kg行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入睡后抱入手术间再行静脉诱导插管。观察组直接抱入手术间建立静脉通道后以1%氯胺酮1~2mg/kg行静脉诱导插管。两组唇裂手术开始前均以2%利多卡因6~8mg/kg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两组术中均吸入安氟醚,间断静注氯胺酮或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唾液分泌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唾液分泌少,术后精神良好,再嗜睡少。结论:小儿唇腭裂修补术全身麻醉不行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优于行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  相似文献   
8.
吴庆忠  吴取  彭涛 《九江医学》2001,16(4):194-195
目的:比较行环甲膜穿刺表麻与否对全麻鼻腔盲探插管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用2%利多卡因或1%地止卡因单纯行鼻腔咽喉表麻,B组先用2%利多卡因或1%地卡因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再行鼻腔咽喉表麻。观察两组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射情况。结果:B组在行环甲膜穿刺表麻时的BP、HR明显升高,两组气管插管前后的BP、HR变化及呛咳反射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全麻鼻腔盲探插管不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同样能达到与A组一样理想的表麻效果,创造良好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腭裂修补术全麻中辅以腭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先天性腭裂患儿10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全麻后、手术开始前以2%利多卡因2~3m1行双侧腭前神经阻滞,再行手术;B组在单纯全麻下手术.观察两组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和全麻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等情况.结果:A组静脉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轻于B组(P<0.01).结论:小儿腭裂修补术全麻中辅以腭前神经阻滞能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轻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数据不平衡时癫痫发作频率预警模型。方法以2008年9月~2011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36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癫痫发作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mote算法,进行数据的平衡化处理、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RF),对癫痫患者的发作频率(次/月)进行分类预测。结果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癫痫患者进行分类,判断的正确率为82.53%,误判率为17.4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94.2%,袋外误差率为13.3%。结论随机森林法能够对癫痫患者发作的频率进行快速的分类,为癫痫发作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