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方法:2005年9月到10月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采集婴幼儿病毒性腹泻大便样品共64份,采用金标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腺病毒;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结果:在64份样品中用金标法和PAGE法分别检测到轮状病毒阳性样品14份,阳性率为21.87%,两者检测结果完全一致,PAGE法结果显示均为A组轮状病毒;未检测到腺病毒;检测到肠道病毒阳性样品4份,阳性率为6.25%。结论:宁波市目前病毒性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其次为肠道病毒,未检测到腺病毒;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以A组为主,未见B组与C组感染,并且以轮状病毒长型占绝对优势;未发现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没有轮状病毒与肠道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
宁波登革热患者血清病毒分离及其E/N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登革热病毒,分析其与国际不同地区流行代表毒株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C6/36细胞培养方法从早期病人血清中分离登革热病毒,利用RT—PCR方法进行鉴定,扩增E/NS基因片段并测序,将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登革热1型病毒E/NS基因片段的240bp核苷酸进行比较,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从早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两株登革热1型病毒,其核苷酸片段与亚洲流行株系的GD0599、GZ80、Djibouti和Taiwan87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6%、97.5%、95.4%和95%。结论:引起此次宁波登革热疫情的登革热1型病毒属于亚洲株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宁波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情况以及病毒抗原性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MDCK细胞培养和鸡胚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交叉血凝抑制法进行抗原分析,对甲3型流感病毒的HA1血凝素基因作了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2年-2004年共分离到流感病毒330株,其中甲3型324株(98.2%)、甲1型1株(0.3%)、乙型5株(1.5%)。甲3型毒株2002年与2003年及2004年的抗原比分别为1.9和2.45,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2年~2004年HA1区约以5个氨基酸改变的速度变异。结论:3年来宁波市一直以甲3型流感为主要流行株,甲1型及乙型流感则以散发存在。甲3型流感病毒虽说没有发生重大变异,但其抗原性每年都有一定的漂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宁波市麻疹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遗传特征。方法利用细胞培养从宁波市2004~2005年28例临床诊断麻疹病例的咽拭子中分离麻疹病毒,通过RT-PCR扩增出病毒核蛋白(N)基因C末端456bp片段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和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代表株的同源性。结果分离到8株麻疹病毒,其N基因片段与H1型代表株Hunan.CHN的同源性为97.6%~98.5%,与麻苗Shanghai-191的同源性为92.8%~93.4%。结论宁波市麻疹流行株属于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宁波市轮状病毒(Rotavirus,RV)地方株的基因型,为中国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资料.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宁波市RV流行株VP7基因全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Ningbo 06-1和Ningbo 06-3 VP7氨基酸同源性为90.2%,且均与G1型的标准株Wa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5.1%和87.7%,而与其它血清型代表株同源性均<85%.在VR5和VR8两个高变区域,Ningbo 06-1和Ningbo 06-3与Wa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75.0%,与其它血清型代表株同源性分别低于67.9%和60.7%.结论 宁波市A组RV以G1血清型第一亚组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流行后婴幼儿获得新近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出生后3~4月龄、10~11月龄时两次暴露于流感病毒甲1(H1N1)亚型流行高峰的13月龄幼儿,和出生后5~6月龄时暴露于H1N1亚型流行高峰的8月龄婴儿的血清,测定流感病毒抗体。结果两次暴露于流感病毒H1N1亚型流行高峰的13月龄组中,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为31.47%;暴露1次H1N1亚型流行高峰的8月龄组,抗体阳性率为2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7,P〉0.05)。结论13月龄组的幼儿可能在≤4月龄的那次H1N1亚型的暴露中,由于胎传抗体的保护而很少被感染,而8月龄组的婴儿是≥5月龄时才暴露,比13月龄组≤4月龄时的那次暴露更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宁波流感监测网分离到的甲1型流感毒株耐烷胺类药物的突变情况,了解其HA1基因片段的变异状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M2和HA1基因片段并测序,将结果与GenBank中代表毒株核苷酸进行比较,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14株甲1型流感毒株中有10株发生了耐药突变,且都发生在第31位氨基酸上;与疫苗株A/New Caledon ia/20/99相比,02年宁波毒株HA1基因同源性片段为99.1%,05年同源性为97.1%~98.3%,06年同源性为97.2%~96.3%。结论:宁波甲1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了较高的耐烷胺类药物突变,同时抗原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两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中病毒抗原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内同期发生的2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中的病毒是否为同一性状以及病毒间抗原性的差异.方法从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的流感毒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后的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2起爆发所分离的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均为甲3型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发现,引起2起爆发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间有较大的差异.两者因10个核苷酸序列有差异而造成5个氨基酸被替换,其中3个发生在重要的抗原位点上,同源性98.5%.显示引起2起爆发的流感病毒并非来自同一毒株.其中1起爆发的毒株与2003年曾在宁波市流行的甲3型流感毒株同源性相接近,似是原先流行的毒株引起的爆发.而另1起爆发的毒株则与2003年流行的毒株同源性相差较远,并与当地后来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同源性更近,显然这是一起由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变异后的毒株引起的爆发.结论在同一地区同期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毒株并不一定为同一性状,抗原发生变异后的流感病毒可引起爆发,原先流行的毒株只要还有易感人群仍可造成爆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上半年宁波市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及种系分布。方法: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后提取病毒R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后进行乙型流感病毒的HA1区域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9年上半年宁波市共分离到的21株乙型流感病毒均为V ic-toria系毒株,在5、6月份出现流行高峰。血凝素基因重链区(HA1)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有两个不同的流行株同时存在,其中新的变异株与B/M alaysia/2506/2004相比已经有6个氨基酸被替代。结论:2009年宁波市乙型流感病毒为V ictoria系毒株,血凝素基因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