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不仅死亡率高,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导致患者残疾〔1,2〕。近年来,AMI治疗的首选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但同时也存在着急性和亚急性支架内血栓、灌注损伤及无复流发生等风险,手术中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  相似文献   
2.
探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后的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肌钙蛋白Ⅰ(cTNI)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2 例CPR 患者CPR后即刻、12 h、24~48 h 的血清GDF-15 水平,根据血清GDF-15 升高时间分为3 组,A 组:CPR 后即刻、12 h、24~48 h血清GDF-15水平持续<1200ng/L;B组:CPR后12h和24~48h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持续>1 200 ng/L;C组:CPR 后12 h和24~48 h GDF-15 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降低。同时检测3 组患者各时间血清cTNI 水平,并测定各时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 组患者CPR 后6 个月的死亡情况。结果GDF-15 和cTNI 水平具有交互作用(p <0.05),即cTNI 表达水平随着血清GDF-15 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发现,LVEDD和LVEF随着GDF-15 和cTNI 水平的变化而变化。B 组死亡率高于A组和C组(p <0.05),A 组死亡率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 个月结果显示,B 组患者生存率低于A组和C 组(p <0.05),A 组与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DF-15 高水平组(>1 800 ng/L)、cTNI 高水平组(>1.5 ng/ml)患者死亡率均高于GDF-15、cTNI 低水平组(p <0.05)。结论血清GDF-15 与cTNI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CPR 患者近期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1 急诊专科发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托培养类学员工作现状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独立边缘学科, 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正式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科成为独立的学科,我国急诊急救医学才走上了正规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整体护理是指所有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护理过程,并强调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实施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手术室护士是指导患者掌握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和手术一般知识是取得患者配合的关键。自1999年以来,本科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手术室护士整体护理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与肌钙蛋白I(TNI)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CPR)患者不同时间的水平变化,探讨CPR后不同时间血清BNP与TNI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分别检测60例CPR患者CPR后即刻、3h、12-24h的血清BNP与TNI水平,根据血清BNP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CPR后即刻、3h、12-24h血清BNP水平一直小于200pg/ml, B组:CPR后3h 和12-24h BNP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大于200pg/ml;C组: CPR后3h 和12-24h BNP水平持续升高,但12-24h较3h时降低。同时检测三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TNI水平。随访三组患者6个月后的死亡情况。 结果  随访6个月,BNP和TNI高表达组患者死亡率均高于低表达组。 结论 CPR过程中,BNP可在心室早期激活,并且呈动态变化,这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CPR患者血清BNP大量持续表达,同时由于心肌损伤,血清TNI明显升高,提示CPR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预后不良。临床上为了改善CPR患者近期预后,治疗上应积极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不全,提高心排出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7.
范丽萍  于海侠 《中国校医》2011,25(11):864+866-864,866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 300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达1 600万。但真正能到专科医院进行专科治疗者却很少。据有关资料统计: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总患病率达19.97%。其中,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55%和9.99%。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意识不到而反复就诊于神经内科、心血管科或消化科,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另据文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40%~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急诊PCI术2种不同再灌注治疗方式再通前、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4例STEMI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61例)和急诊PCI治疗组(63例),ELISA法测定2组患者血管再通前、后血清BN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STEMI组再灌注治疗前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和急诊PCI治疗组血管再通后血清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急诊PCI治疗组血清BNP水平明显低于溶栓治疗组(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与溶栓治疗均可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血清BNP水平,急诊PCI治疗组BNP水平下降程度优于溶栓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ELISA法检测160例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CPR后24h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依据随访出院后6个月的终点事件(出院后6个月内患者因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死亡)分为发生事件组(A组,58例)和未发生事件组(B组,102例),同时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组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均高于B组(均P0.01)。两者联合分析能提高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P0.01)。LVEDD与LVEF随着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变化而变化。sST2高表达组(200ng/L)、半乳糖凝集素3高表达组(20ng/ml)患者病死率均高于sST2、半乳糖凝集素3低表达组(均P0.05)。结论:血清sST2、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分析能提高对CPR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