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D打印制备个体化颈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终板匹配性。 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新鲜尸体标本10具,男女各5具。截取标本的颈1-颈7节段,行CT平扫并将平扫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制作个体化颈5/6椎间融合器模型。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椎间融合器。对每具标本施行颈5/6椎间隙减压植骨术。术后再次行CT检查,通过打印椎间融合器与上下终板之间的间隙来评价终板匹配性,每个椎间融合器测量36个点,间距<1mm,匹配性优;1mm≤间距<2mm,匹配性良;间距≥2mm,匹配性差。 结果:大体观察发现椎间融合器与椎间隙嵌合度较好,融合器植入后稳定性较好,无融合器过大不能置入发生,无融合器松动脱落。6例标本(60%)所有测量点匹配性均为优;3例标本(30%)中14个点(3.89%)匹配性良,其中1例6个点、另2例各4个点匹配性良;1例标本(10%)中共3个点(0.83%)匹配性差;共计343个点(95.28%)匹配性优。 结论:Mimics软件可很好呈现颈椎椎体和椎间隙解剖结构,并可据此进行颈椎Cage的个体化设计;利用3D打印可实现颈椎Cage产品快速成型,且打印产品与宿主终板匹配满意。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可导致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降解被认为是IVDD的主要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含凝血酶敏感蛋白模体的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ADAMTSs)是参与ECM降解的主要蛋白酶类.本文总结在IVDD中MMPs、ADAMTSs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研究.研究发现人IVDD中MMP-1、2、3、7、8、10、13,ADAMTS-1、4、5出现表达上调,TIMP-3下调、TIMP-1上调.MMPs、ADAMTSs的表达受多因素共同调节,包括机械应力、炎症、氧化应激等,部分参与P38途径.遗传因素也在MMP 1、2、3、9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MMPs、ADAMTSs蛋白表达及酶活性的上调导致ECM降解,进一步导致IVDD的发展.未来的治疗将靶向于导致ECM病理降解的特定MMPs及ADAMTS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值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50例CSM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MRI及DTI检查,选择脊髓白质前索、侧索、后索和中央灰质4个部位作为感兴趣区(ROI),CSM组测量和计算脊髓受压最重平面与C1/2平面的ADC比值和FA比值,正常对照人群测量和计算C3/4、C4/5、C5/6、C6/7平面与G1/2平面的ADC比值、FA比值.对比正常对照人群不同节段、不同年龄间DTI参数比值的差异;对比DTI参数(ADC、FA)和参数比值(ADC比值、FA比值)与CSM患者临床症状(JOA评分)及预后(JOA改善率)相关性的差异;CSM患者按术前JOA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比较各组间DTI参数比值的差异;按术后JOA改善率分为优、中、差3组,比较各组间DTI参数比值的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人群不同年龄组间4个部位ADC比值、FA比值间差异无统计意义;C3/4、C4/5 、C5/6 、C6/7各平面间脊髓白质前索、侧索、后索ADC比值、FA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脊髓前索、侧索、后索和中央灰质的ADC比值、FA比值与JOA评分、JOA改善率相关性优于ADC值、FA值(P<0.05或P<0.01),且FA比值优于ADC比值.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患者ADC比值逐渐升高,FA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改善率为优、中、差3组CSM患者ADC比值逐渐升高,FA比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参数比值可消除年龄因素的影响,与CSM患者症状及预后有更优的相关性,可能具有较好的CSM临床症状及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在体内条件下rhBMP-2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雌性裸鼠平均分为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8只),构建裸鼠背部皮下成瘤模型。实验组成瘤方案为SK-Hep-1细胞+rhBMP-2+Matrigel+PBS,对照组成瘤方案为等量SK-Hep-1细胞+Matrigel+PBS,分别于6周龄裸鼠皮下注射,每周测量实验组及对照组裸鼠成瘤大小,测算体积。9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测量实验组及对照组裸鼠皮下瘤体重量,并取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荷瘤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裸鼠皮下瘤体体积、重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rhBMP-2处理可显著降低瘤体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结论研究证实在体内条件下rhBMP-2对肝癌SK-Hep-1细胞生长能力发挥显著抑制作用,可能由rhBMP-2抑制肝细胞癌SK-Hep-1细胞增殖过程而导致。从基础水平进一步论证了rhBMP-2的临床应用不能显著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为脊柱融合手术及骨不连等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rhBMP-2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rhBMP-2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肝癌SK-Hep-1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周期,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对p21、cyclin E表达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对p21、cyclin E蛋白水平及对PI3K/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细胞,研究发现rhBMP-2可显著抑制肝癌SK-Hep-1的增殖能力。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细胞24小时,发现rhBMP-2可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率。rhBMP-2可显著促进p21的表达,显著抑制cyclin E的表达,并显著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结论研究证实在体外条件下rhBMP-2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增殖能力发挥显著抑制作用,从基础水平进一步论证了rhBMP-2的临床应用不能显著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为脊柱融合手术及骨不连等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rhBMP-2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进修学习是医师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对进修生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我科根据近年来进修医生来源和需求的变化,适应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强教育,使带教人员充分认识进修生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性采取措施,根据不同基础和需求因材施教;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保障培养效果,使得进修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科室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附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1993~2001年间40例21岁以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保守治疗7例,单侧椎板开窗术治疗16例,半椎板切除术治疗14例,双侧椎板开窗术治疗3例.随访时间3~10年,平均(4.2±0.6)年,并采用JOA评分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腰痛及腿痛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手术组治疗后无患者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情况.随访时发现8例手术治疗患者偶尔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生活;2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仍存在感觉麻木;手术组患者未发现明显腰椎退变情况.手术组JOA评分改善优于非手术组,各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表现为症状较轻但体征较重;在诊断上,体征、影像学改变比症状可靠;治疗上宜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路手术中减压植骨技术及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洪兴 《武警医学》2011,22(9):737-740
颈椎经前路的显露方法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在法国出版的神经外科教材上首次提出了颈前路手术途径。20世纪50年代,Robinson等报道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0.myand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良好疗效。此后,ACDF术式成为治疗颈椎伤病的经典术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肿瘤、创伤等。手术中摘除相应椎间盘,同时进行减压区域植骨融合,通过植骨块撑开变窄的椎体间隙和神经根孔,解除神经压迫,并使椎体间融合。其远期疗效与融合效果关系密切,而术后融合成功与否和术中植骨技术和材料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