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7例,在介入治疗后,依据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166例),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TORC1分子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CD4及CD8分子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对m TORC1、CD36诊断腹腔感染的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21例腹腔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6.0%),革兰阳性菌11株(4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腹水情况、侵袭性操作、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均为腹腔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感染组mTORC1、CD36、CD8分子表达及IL-6、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CD...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对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996--2006年在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从作者、发表的期刊、发表的时间及论文数量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从一个方面上反映该院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mbosphere微球多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按EASL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10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均为初治病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剔除标准,剔除54例,剩余的46例患者根据所用栓塞剂的不同分为2组:微球组(微球+化疗组)及碘油组(碘油+化疗组).微球组24例,年龄为(51.75±8.19)(38~ 67岁);碘油组22例,年龄为(55.0±6.36)(42 ~ 68岁),在6个月内,所有患者均行3~4次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多次介入术后两组累计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末次介入1个月后的肝肾功能变化;术前与末次治疗后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对比两组有效率及获益率.结果 患者栓塞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次应用微球行TACE栓塞治疗术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与碘油组无显著差别;末次栓塞治疗1个月后增强CT或MRI随访示,微球组CR、PR、SD、PD的患者计数分别为2例(8.3%)、12例(50%)、6例(25%)、2例(8.3%),有效率(CR+ PR)58.3%,获益率(CR+ PR+ SD)91.7%;单纯碘油组分别为0例、5例(22.7%)、11例(50%)、6例(27.2%),有效率(CR+ PR) 22.7%,获益率(CR +PR+ SD)72.7%,两组多次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变化按mRE-CTT标准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3,P=0.039);两组治疗后AFP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7,P=0.046).结论 应用Embosphere微球作为栓塞剂对中晚期肝癌行多次化疗栓塞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成VX2兔肝肿瘤模型,造模后13d行CT检查,计算荷瘤兔肿瘤体积,按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行造影后向肿瘤供血动脉给药:A组注入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1ml(0.023 g),B组注入碘油1ml,C组注入生理盐水1ml.记录实验动物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脏肿瘤体积变化,观察各组治疗后肝肿瘤病理变化,从每组中随机选择5只观察生存期.结果 介入治疗前各组肝功能、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1周后,A、B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C组(P<0.05);CT测量显示A、B组肿瘤生长率低于C组(P<0.01),且A组较B组更低(P<0.01).H-E染色显示A组及B组肿瘤纤维组织包膜增厚,癌巢中央大片坏死,癌细胞排列松散,细胞核明显固缩,病理性核分裂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的VEGF表达和PCNA增殖活性弱于B组.A组生存时间较B、C组延长(P<0.05,P<0.01).结论 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肝动脉栓塞对VX2兔肝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为巨块型肝癌,首次行介入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A级,肾功能正常,介入后72h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经血液透析后恢复,1例经补液利尿治疗后恢复,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年老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介入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钢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28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接受PVE者设为PVE组12例,其中10例最终接受联合扩大肝切除者设为PVE肝切除组;同期未行PVE而接受扩大肝切除术者为非P...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与非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后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7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术前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56.48...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行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9±30.2)μmol/L,术后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67.4 ±42.1)μmol/L (P<0.05).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管炎4例,支架阻塞1例,胆汁漏1例,经治疗好均好转.结论 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n=5)、肿瘤对照组(B组,n=10)和介入治疗组(C组,n=9)。介入治疗模拟人肝动脉插管方法。A、B、C组于介入术后7 d行肝功能检查,B组、C组各5只动物于介入术后2周观察肿瘤质量、体积,并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H-E染色、CD34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B组5只、C组4只动物观察生存期。结果:介入治疗后7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B、C组均高于A组(P<0.01),但C组ALT、AST数值低于B组(P<0.01)。C组肿瘤质量(2.434±0.992) g,B组(4.696±1.246)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肿瘤体积(2.126±0.929) cm3,B组(3.962±1.101) cm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C组癌细胞大片坏死,CD34染色大片坏死区无微血管,残存的癌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减少,VEGF表达仅见残存的癌细胞胞质呈弱阳性表达;而B组癌巢大,癌细胞丰富,CD34染色可见丰富的新生血管,癌细胞胞质可见丰富的VEGF表达。C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安全可行;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能延长实验兔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