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手术切除是治疗HCC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是,由于许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或存在多发病灶,所以只有少数患者能够施行手术.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只有通过姑息性治疗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大量文献数据显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传统的栓塞剂如碘油、明胶海绵等的应用虽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这些栓塞剂存在易被清除、降解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栓塞效果.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栓塞剂,目前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根据微球的性质及作用将其分为两大类:单纯微球及载体微球.本研究就此两类微球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7例,在介入治疗后,依据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166例),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TORC1分子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CD4及CD8分子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对m TORC1、CD36诊断腹腔感染的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21例腹腔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6.0%),革兰阳性菌11株(4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腹水情况、侵袭性操作、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均为腹腔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感染组mTORC1、CD36、CD8分子表达及IL-6、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CD...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成VX2兔肝肿瘤模型,造模后13d行CT检查,计算荷瘤兔肿瘤体积,按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行造影后向肿瘤供血动脉给药:A组注入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1ml(0.023 g),B组注入碘油1ml,C组注入生理盐水1ml.记录实验动物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脏肿瘤体积变化,观察各组治疗后肝肿瘤病理变化,从每组中随机选择5只观察生存期.结果 介入治疗前各组肝功能、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1周后,A、B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C组(P<0.05);CT测量显示A、B组肿瘤生长率低于C组(P<0.01),且A组较B组更低(P<0.01).H-E染色显示A组及B组肿瘤纤维组织包膜增厚,癌巢中央大片坏死,癌细胞排列松散,细胞核明显固缩,病理性核分裂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的VEGF表达和PCNA增殖活性弱于B组.A组生存时间较B、C组延长(P<0.05,P<0.01).结论 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肝动脉栓塞对VX2兔肝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钢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28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接受PVE者设为PVE组12例,其中10例最终接受联合扩大肝切除者设为PVE肝切除组;同期未行PVE而接受扩大肝切除术者为非P...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与非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后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7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术前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56.48...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行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9±30.2)μmol/L,术后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67.4 ±42.1)μmol/L (P<0.05).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管炎4例,支架阻塞1例,胆汁漏1例,经治疗好均好转.结论 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联合化疗栓塞与单独使用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明胶海绵颗粒+碘油联合化疗栓塞组及碘油单独栓塞组。明胶海绵颗粒+碘油组33例,年龄为(50.55±10.25)(31~74)岁。单纯碘油组23例,年龄为(56.30±11.53)(34~75)岁。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1月的肝功能变化、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的改变情况以及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1月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明胶海绵颗粒+碘油组患者肿瘤缩小程度及AFP阳性患者AFP值下降较单纯碘油组明显(P=0.03,P=0.0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联合栓塞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较单独使用碘化油栓塞更有效,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