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时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周龄8~10周,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8只。O组大鼠仅进行单纯开关腹手术,游离相应血管;K组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F组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切皮时经睾丸静脉给予FDP 250mg/kg。于再灌注后6h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利用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TNF-α和IL-6表达水平;测定肺组织MDA和SOD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O组比较,K组和F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K组比较,F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O组TNF-α和IL-6表达较K组和F组明显降低,与K组比较,F组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O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K组肺泡腔内渗出明显,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F组肺组织损伤较K组减轻。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丙酮酸乙酯预先给药对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 250 g,作为肝移植术的供体和受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肝移植组(LT组)和丙酮酸乙酯组(EP组).S组仅行单纯开关腹手术,LT组和EP组分别采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EP组于切皮前1h时尾静脉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于新肝期2h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取肝中叶组织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LT组和EP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LT组比较,EP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结论 丙酮酸乙酯预先给药可减轻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再灌注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择期成人亲体肝移植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8)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分别于切皮前、新肝期3min、30min和术毕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再灌注综合征(PRS)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U组新肝期3min至术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排量(CO)升高(<0.05或0.01);U组PRS发生率42%明显低于C组61%(<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亲体肝移植患者新肝期心排量和平均动脉压的急剧下降,对PRS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的变化规律。方法肝移植受者24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分别于麻醉后术前(T0)、无肝期30min(T1)、新肝期30min(L)、术毕(T3)、术后24h(T4)、术后48h(L)和术后72h(T6)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L~L时cTnI、CK.MB和LDH升高,T4~T6时CK升高、T2-L时α-HBDH升高,P〈0.05或P〈0.01;与T3时比较:T4时eTnI、CK-MB和CK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围术期存在心肌损伤;心肌损伤从新肝期开始出现,术后24h加重,48—72h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IRI)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10)大鼠仅进行单纯开关腹手术,游离相应血管;模型对照组(M组,n=10)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UTI组(U组,n=10)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切皮时经尾静脉给予UTI,10万U/kg.各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2 h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利用ELISA检测TNF-α和IL-6表达水平;切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相比,M组和U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0.05),肺组织SOD活性均降低(P<0.05);与M组相比,U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肺组织SOD活性均升高(P<0.05).结论 UTI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肝脏移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量监测技术探讨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麻醉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4例肝移植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亲体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无肝期5 min、无肝期20 min、新肝期5 min、新肝期20 min和术毕记录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心排量( CO)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指标。结果 患者无肝期、新肝期和术毕时HR均升高(P<0.01);MAP和CO于无肝期和新肝期降低(P<0.01),术毕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CVP和PCWP无肝期时降低(P<0.01),新肝期5 min时升高(P<0.05或P<0.01),新肝期20 min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SVV无肝期升高(P<0.01),新肝期降低(P<0.05),术毕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结论 亲体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回心血量减少导致CO下降,而新肝再灌注后早期血压下降主要与心肌抑制有关,应根据不同时期机体对容量负荷的反应性合理输液,并进行有效的循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钠对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活体肝移植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Ⅱ~Ⅳ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或C级,年龄45~62岁,体重47~91 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磷酸肌酸钠组(CP组),每组20例.CP组切皮时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30 mg/kg,继以4 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切皮前即刻、无肝期5、30 min、新肝期5、30 min和术毕时,记录HR、MAP、CV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CO和SvO2.于切皮前即刻、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术毕、术后4和24 h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记录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切皮前即刻比较,两组新肝期30 min至术后24 h时血清cTnI、CK-MB的浓度和LDH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CP组新肝期5 min至术毕时MAP和CO升高,新肝期30 min至术后24 h时血清cTnI、CK-MB的浓度和LDH活性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减轻活体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活体肾移植供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方法 将全麻下行腹腔镜供肾切除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术毕前10 min停用麻醉维持药物,同时D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 μg/kg),N组以相同速率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拟行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硬化病人100例,ASAⅢ或V级,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期60min、无肝期15、30min、新肝期15、60min、术后 24、48、72 h采桡动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和血清Ca2 浓度, 并于术前、无肝前期6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5、60 min应用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T在无肝期30 min-术后72 h、PT在新肝期15 min-术后24 h、 AFIT在无肝前期60 min-术后72 h延长,INR在新肝期15 min-60 min升高,DD在无肝期15 min-术后24 h升高,Fg在无肝期15 min-术后48 h降低,PLT在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min降低,血清Ca2 在无肝期15 min-新肝期60 min降低,血温无肝期15 min-新肝期15 min时降低(P<0.05或0.01)。从Sonoclot曲线变化趋势来看,凝血功能在无肝前期和无肝期逐渐下降,刚进入新肝期最下降低最明显。结论肝移植术病人在无肝期和新肝初期其凝血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接受亲体肝移植术患儿112例,男62例,女50例,年龄5~24个月,体重5~12 kg, ASAⅢ或Ⅳ级,肝功能Child-Pugh评分B级50例,C级62例。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两组:术后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组(nAKI组)。术中均采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进行血流动力学的实时监测,包括CVP、心指数(CI)、MAP、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dt_(max))、心动周期效率(CCE),记录再灌注早期(门静脉开放5 min内)各指标最大波动值(ΔCVP_(max)、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ΔCCE_(max))。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动力学最大波动值与术后AKI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相关因素的AUC下面积。结果所有患儿中共有45例发生AKI,发生率为40.18%。AKI组再灌注早期(门静脉开放5 min)内MAP、CI及dp/dt_(max)一过性迅速下降,最大下降值(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明显大于nAK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CI_(max)、ΔMAP_(max)、Δdp/dt_(max)与术后AKI具有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5~0.83)、0.74(0.65~0.84)和0.76(0.68~0.85),截断值分析结果显示当上述指标分别大于0.25 L·min~(-1)·m~(-2)、0.10 mmHg/ms及20 mmHg时AKI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肝移植术中再灌注早期患儿出现严重心肌抑制及心排量、血压明显下降与术后AKI具有独立正相关性,实时连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稳定心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减少术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