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成批烧伤都发生于突发事件或事故,因病人量大,给救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伴随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设备条件的改善,成批救治的过程和效果逐年有所进步,通过我院不同时期治疗成批烧伤的比较,可以看出90年代确比8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1 临床资料1.1 病例收录标准本组成批烧伤病例系指一次事故中烧伤3人以上并同时于伤后48h 之内入院者。1982年4月~1989年12月为 A  相似文献   
3.
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是目前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已涉及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众多方面。在器官移植、体外循环、烧伤、休克、自体免疫性疾病、损伤修复、炎症和肿瘤等的诊治中具有广泛的前景。笔者对近年来关于CAMs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情况做一简要综述。1 CAMs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机制1.1 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HLA抗原在器官移植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实践证明即使HLA配型完全一致,血型相同,淋巴细胞毒性实验阳性率为0仍会发生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哮喘豚鼠模型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率,探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哮喘模型发病中的功能变化及炎症细胞与其粘附的分子基础.方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分离、培养和鉴定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转染核因子(NF)-κB反义寡核苷酸;分别用对照组血清和模型组血清孵育;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采用RT-PCR法测定内皮细胞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mRNA的表达强度,EMSA法测定内皮细胞NF-κB、活化蛋白(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模型组血清刺激下,与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仅与模型组嗜酸细胞的粘附率显著升高,内皮细胞与嗜酸细胞两者的激活,在嗜酸细胞粘附中起明显的协同作用;(2)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经模型组血清刺激后,VCAM-1和eotaxin mRNA表达量显著增多,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也显著升高.结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被哮喘模型血清激活,使粘附分子、趋化因子及核转录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增多,从而显著提高其与炎症细胞的粘附率,核转录因子NF-κB和AP-1对内皮细胞合成炎症因子可能起调控作用.淋巴细胞与嗜酸细胞的粘附机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对郭振荣、盛志勇等"四项抗感染错误实验"的科学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涉及的“四项抗感染实验研究”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件,其中心内容是部分烧伤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几个非系列性的试验研究从烧伤创面感染来否定湿润烧伤膏的药效作用。事件至今虽有十年了,但湿润烧伤膏的疗效已被公认。据统计,每年全国各家医院成功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超过35万余例。大量严重烧伤病人治愈成功的事实以及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试验也都证明了这几项研究的片面性和错误结论。这四项研究从设计思路、研究目标等方面不仅带有主观意愿,而且其研究方法和结果明显存在主观控制实验结果的嫌疑,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避免继续在社会和学术界产生影响,现在对这四项错误实验进行剖析,其目的是提醒和教育广大医疗和研究人员,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不能像所剖析的作者那样,要严格按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开展工作,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遗憾。  相似文献   
6.
不同治疗阶段(1970~1998年)烧伤脓毒症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总结并提出伤后脓毒症临床研究及防治措施。 方法 将我科 1970年 1月至1998年 10月收治的 5 330例烧伤患者中 45 1例发生脓毒症者 ,分为 3个治疗阶段 ,结合临床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及一系列防治新方法的使用 ,分析烧伤后脓毒症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结果 第 3治疗阶段脓毒症总发生率 (6 .7% )和死亡率 (4 .5 % )以及烧伤面积大于 30 %TBSA伤员脓毒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第 1、2阶段 (P <0 .0 5~ 0 .0 1)。第 3阶段脓毒症并发MSOF死亡组IL - 6、IL - 8、LPS和TNFα ,在整个MSOF期间明显高于存活组 ,尤其是死亡前为甚 (P <0 .0 5~0 .0 1)。 结论 早期、适当、有效的复苏 ,及时防治伤后感染 ,对深度烧伤创面及早切削痂植皮 ,加强内脏器官的保护与支持是降低脓毒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最重要措施。一旦发生烧伤创面脓毒症 ,尽早果断地切除坏死组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烧伤病人治愈时间,缩短住院日,降低病人的治疗费用。方法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我科791例病人进行回顾,试图找出与病人治愈时间密切相关的因素。结果烧伤面积的大小及深度、吸入性损伤、脓毒症、休克、内脏并发症、复合伤或合并伤和切痂面积、切痂时间、休克期切痂与否、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均是影响烧伤病人治愈时间和住院日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内脏并发症及脓毒症的发生率低,治愈时间短,尤其是超过30%烧伤面积者,休克期切痂组病人治愈时间明显少于非休克期切痂组病人。结论积极防治休克、脓毒症及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而更重要的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植皮等均是缩短病人治愈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皮肤组织原位活力检测方法.方法采用SYTO 13和溴化乙啶(EB)两种核酸染色剂对皮肤组织进行双重染色,荧光显微镜下通过颜色不同判断细胞的活力状态并计算出活力百分比.本研究利用SYTO/EB法和一种快速、灵敏的间接活力测定方法WST-1法同时对4℃保存不同时间的皮肤进行活力的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均显示皮肤在一定的保存液中4℃保存后两周时活力为新鲜皮肤的30%左右,两个结果在各时相点均未有明显差异.结论SYTO/EB测定皮肤的活力快速、灵敏且简便,并可原位观察皮肤内各种细胞的活力,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皮肤活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成批烧伤都发生于突发事件或事故,因病人量大,给救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伴随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设备条件的改善,成批救治的过程和效果逐年有所进步,通过我院不同时期治疗成批烧伤的比较,可以看出90年代确比8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1 临床资料1-1 病例收录标准本组成批烧伤病例系指一次事故中烧伤3人以上并同时于伤后48h之内入院者。1982年4月~1989年12月为A组共44例;1990年1月~1997年12月为B组共54例。1-2 两组病例烧伤原因及伤情A组:10批共44例,其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回顾性资料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方法拟合成多变量分析对临床休克期切痂围手术期补液量进行预测性分析。方法:搜集1991-1998年30例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施行休克切痂的大面积烧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选取多种观察变量对休克期切痂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补液量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统计学检查。同时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补液公式计算手术前补液量与回归方程所计算的补液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回归方程,可以通过烧伤患者入院时的烧伤面积、年龄、心率、尿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预测患者休克期切痂前的补液量,同时根据术前补液量和切痂时间预测术后补液量。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的补液系数为1.757,大于第三军医大学公式,与我科临床目前使用的系数1.8相近。结论:采用回顾性的资料估算估克期切痂患者休克期内的补液量,考虑了与患者循环状况有密切关系的烧伤面积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尿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便于更全面的预计患者的液体需要量,方便临床医生掌握休克期切痂患者的休克期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