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11月应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3年的178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资料,男95例,女83例;年龄22~73岁,平均48.2岁.狭窄部位:L2,34例,L3,4 17例,L4,5 49例,L5S1 55例,双节段37例,三节段及以上病变16例.依据神经根走行及神经根管解剖特点,结合Lee等对神经根管的入口区、中间区及出口区三分区理论,对神经根的受压部位行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术后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cnab标准评定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10) min;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50±20) ml.术前、术后2周、6、12、36个月ODI分别为62.33%±8.70%、26.40%±10.30%、23.80%±10.30%、27.10%±9.90%、33.00%±8.90%,VAS分别为(7.20±1.23)分、(1.56±1.17)分、(1.19±1.43)分、(1.16±1.32)分、(1.26±1.17)分.Macnab评价优良率,术后2周为91.0%(162/178),术后6个月为88.2%(157/178),术后12个月为84.8%(151/178),术后36个月为83.7% (149/178).结论 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55例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三组:引流自体血回输组25例、延迟开放引流组12例、常规引流组18例.各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比较术后总引流量(包括术中开放止血带止血时的出血量),异体血输血情况,术后第1、3、7天体温,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值,肢体肿胀情况,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引流量为(799.2±196.7) ml,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引流量为(381.7±129.2) ml,明显少于常规引流组(666.1±155.0) ml.常规引流组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平均为(81.33±9.86) g/L,引流自体血回输组平均为(91.96±9.57)g/L和延迟开放引流组平均为(91.50±7.92) g/L,较常规引流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引流组有8例患者(44.4%)术后接受异体血输注,明显多于引流自体血回输组(4例,16.0%)和延迟开放引流组(2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与常规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自体血回输组术后第1、3、7天最高体温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肢体肿胀、伤口愈合质量和术后关节功能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迟开放引流可以减少术后显性失血,降低异体血输注率,与自体引流血回输相比,降低术后发热和额外费用,带来更大的临床收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脊柱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技术的发展,脊柱融合已成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毫无争议的“金标准”。同时,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手术节段稳定性及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并与单纯椎管加压进行对比。 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8例,排除失访3例,余35例中采用椎弓根固定后外侧融合21例,单纯椎管减压14例。单纯椎管加压组用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和椎板解除神经根后方的压迫,用骨凿凿除向前滑脱的椎体后缘与下位相邻椎体后缘形成的相对性突起;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组按Wein-stein 法定位椎弓根钉进针,拧入椎弓根螺钉,根据受压情况进行椎板减压。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的水平位移及角移位,采用UCLA系统来评价邻近节段退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随访时间1年。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纯椎管加压组(P < 0.05)。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对腰椎稳定性影响不大,邻近节段退变置入前和置入后1年无明显变化。单纯椎管加压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显著,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邻近节段退变无明显变化。提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满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并且置入后早期对椎间盘的邻近节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掌侧型Barton骨折1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Barton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掌侧型易与Smith骨折相混淆而导致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自1988年起收治Barton骨折15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5例Barton骨折均为掌侧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17~55岁,平均3...  相似文献   
5.
我院研制的复方黄芩注射液由黄芩、大黄,丹参等中药制成。用于局部注射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本文以动物实验研究其抗炎消肿作用和毒性。实验材料复方黄芩注射液由本院药理基地研制,每100ml含黄芩、大黄各25g(按生药计算,下同)。含生药总量为100%(g/ml)。小白鼠由本院动物实验枓提供,大白鼠系从福建医学院购;巴豆油致炎剂含巴豆油2%、乙醚73%、乙醇20%、蒸馏水5%,巴豆油自提。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经羊血炮制可降低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又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等,主要以根入药。本品味辛性凉,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临床应用表明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炎和皮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但雷公藤用药范围小,毒副作用大,超过一定剂量可致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实时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下胸腰椎骨折手术的疗效和作用。[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2月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损伤阶段:T11 10例,T12 13例,L1 21例,L2 9例,L3 3例。按Macffee分类,屈曲压缩型22例,爆裂型19例,Chance骨折4例,骨折脱位11例。按AO分类:A型骨折26例,B型骨折17例,C型骨折13例。术前ASIA分级:A级11例,B级18例,C级13例,D级8例,E级6例。有不同程度神经根损伤症状35例。保守治疗9例,计算机实时辅助导航下后路减压AF椎弓根钉棒内固定32例,计算机实时辅助导航下侧前方入路椎体切除人工椎体置换侧块钢板内固定15例。复位满意及减压彻底,重建三柱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160—300min,平均200min。出血量800~2000ml,平均1000ml。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26例,≥90%18例,≥80%〈90%12例。CT显示骨折复位效果满意,与术前比较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和松动。术后AISA评分A级4例,B级5例,C级11例,D级14例,E级22例。[结论]胸腰段骨折应根据具体受伤机制和损伤类型选择治疗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使操作形象、多维化、实时感强,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8.
应用杨州大学农学院提供的HBV转基因小鼠30只,均分三组。胸腺肽治疗组每日给实验鼠腹腔内注射3mg/只,pHGF(护肝对照组)也每日腹腔内注射3mg/只,另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作为一般对照组,三组均连续注射3个月,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30、45、60、75、90和117天分别从小鼠眼眶取血,20℃保存统一检测HBV DNA(PCR法)。结果如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ybrid骨外固定结合Hizarov自体骨延长治疗股骨开放骨折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1999~2003年本院共收治股骨开放骨折伴大段骨缺损患者12 例,根据Gustilo Andersen开放骨折分型,其中ⅢA型5 例,ⅢB型7 例;MESS评分在7分或者7分以下伴骨缺损的患者被选择,骨缺损均在4 cm以上.12 例患者均采用Hybrid骨外固定结合Ilizarov自体骨延长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4 a(平均20个月),12 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均获稳定骨折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6周(18~30周),平均外固定时间34周(32~44周).其中针道感染8 例,皮肤过敏1 例,骨折畸形愈合2 例;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例,术后膝关节僵直3 例.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优8 例,良1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为7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优7 例,良3 例,可1 例,差1 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 Hybrid骨外固定结合自体Ilizarov骨延长是治疗大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外固定架在肱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肱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肱骨远端粉碎骨折17例.肱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标准,A型8例,B型5例,C型4例. [结果]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2个月.无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仅1例发生针道局部反应,经换药后治愈.按照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9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 [结论]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粉碎性或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肘关节可早期活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