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卵巢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肿瘤的CT诊断张殿波①魏国顺李维平孟维国1材料与方法40例卵巢肿瘤患者,良性28例,恶性1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8例良性肿瘤为非赘生性囊肿11例,卵巢囊肿9例,畸胎瘤4例,浆液性囊肿和纤维瘤各2例。12例恶性肿瘤中,腺癌7例,浆液性囊腺癌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术后肢体活动无力、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及肢体感觉异常等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未出现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强调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对解除患者术前紧张及焦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条简单实用而又较精准的脑前、后连合连线(AC-PC线)的体表投影线。方法 102例接受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病人。术中以鼻翼耳廓软骨下缘连线安装头架,并以此线为基线进行CT或MR定位扫描。定位影像输入Elekta SPS手术计划系统。在SPS系统中对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和真实的AC-PC连线的距离、两者的夹角大小等项目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在以平行于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进行的CT或MR4mm层厚的扫描中,AC-PC点全都存在同一层面中。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与AC-PC的夹角最大5°,平均2.15°,相距最大4mm,平均2mm。结论鼻翼耳廓软骨下缘线是在所有现有的CT和MR扫描基线中与AC-PC连线平行度最高的,临床上十分方便实用。是最理想的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CT和MR扫描基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0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作为病例组,60例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及婴幼儿喂养情况、生活条件等,并检测微量元素、免疫功能、过敏原。将30个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赋值,进行数量化处理。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共有4个因素被选入回归方程,父母有哮喘病史(OR=4.969)、居住的城市(OR=3.054)、有过敏原阳性(OR=3.363)、有皮肤湿疹史(OR=3.180)。结论:父母有哮喘病史、有过敏原阳性、居住的城市、有皮肤湿疹史是导致婴幼儿发生反复喘息的关键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治疗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仔细分析36例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的病人(帕金森病23例、书写痉挛症10例、痉挛性斜颈2例、全身扭转性痉挛症2例)等运动失调的临床特征,选择正确的丘脑靶核团,运用脑深部微电极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技术准确定位靶核团,并对其进行微小体积的射频毁损,有效控制了运动失调.结果 全部病人的症状术后立即得到改善,随访2~16个月,1例帕金森病人震颤复发,同一病人出现较长时间的术后感觉异常并发症.无偏瘫和永久的构音障碍.结论 选择性丘脑毁损术对治疗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症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小脑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或枕下后正中入路进行手术。结果72例病人均手术全切病灶。术后病理结果:动静脉畸形(AVM)67例,海绵状血管瘤(CM)3例,静脉畸形(VM)2例。术后GOS评分:5分64例,4分4例,3分1例,2分1例,1分2例。随访4个月~13年,恢复良好64例,轻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无复发病例。术前GCS评分≥8分的AVM病人,其术后GOS评分较GCS评分〈8分者高(P〈0.05)。结论小脑血管畸形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适当的手术技巧,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AVM病人术前GCS评分≥8分的病人恢复好,〈8分病人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8.
9.
10.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和术中监测的价值。方法 使用TCD检测25例有颅内杂音、突眼及其他存在海绵窦瘘的高危原因的颅脑外伤患者,所有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栓塞术中TCD监测评价脑血流状态的变化和栓塞的效果,并与DSA检查结果对照。用DSA检查未见脑血管异常的18例患者的TCD资料为对照。结果 TCD检测发现颈内动脉颅外段的高流速低阻力频谱,大脑中、前动脉的低流速低阻力频谱以及眼上静脉异常频谱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特征性改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术中TCD监测可实时准确地评估栓塞是否成功。结论 TCD检测是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指导治疗、术中监测、疗效评估和随访的有效手段,具有无创、准确和可重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