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糜胸是胸内心血管手术后一种少见而较难处理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 0 2 5 %~ 0 5 % [1] 。本院自 1990年至2 0 0 0年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先心病 )术后并发乳糜胸共 13例 ,占同期先心病手术病例数的 0 35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乳糜胸病例 13例 ,其中 5例男性 ,8例女性。年龄 5月~ 4 5岁 ,平均 1 8岁。体重 5 5Kg~16 5Kg ,平均 9Kg。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高压 1例 ,法洛氏四联症 1例 ,法洛氏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 ,法洛氏…  相似文献   
3.
本院 1989~ 2 0 0 0年 ,共手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动脉导管未闭 (PDA) 4 7例。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围术期呼吸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 7例 ,男 19,女 2 8。年龄 3月~ 3岁 ,平均 17个月。体重 4~ 13kg ,平均 8 5kg。 4 7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38例术前有不同程度发热 ,肺部罗音 ,呼吸急促 ,发育差。 2 9例有心衰史 ,术前心功能评级 :Ⅰ级 8例 ,Ⅱ级 2 2例 ,Ⅲ级 11例 ,Ⅳ级 6例。胸片示肺血增多4 7例 ,心胸比例 0 5 4~ 0 75 ,肺动脉段突出 36例。心电图显示双室肥大 33例 ,15例…  相似文献   
4.
小儿体外循环围术期胶体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的不断发展,婴幼儿、新生儿及复杂畸形的先心病外科治疗日益增多。但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及长时间体外循环(CPB)的病儿,术后易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严重影响预后。维持合适的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可减少该症的发生率。2001年10月-12月,我们连续测定了3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儿围术  相似文献   
5.
先心病重度肺高压术后肺动脉压改变与术时年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伴重度肺高压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 ,对产生不可逆性肺血管病变和手术的时间认识不一 ,致使一些病儿殆误手术时机。为此 ,我们于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 ,连续观察了 32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重度肺高压 [肺动脉 /体动脉收缩压比值 (Pp/Ps)≥0 75 ]病儿术前和术后肺动脉压的变化 ,并分析其与术时年龄的关系 ,以便为此类病儿的适宜治疗年龄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 左向右分流、经心导管检查确诊重度肺高压并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病儿 ,男 17例 ,女 15例。年龄 6月龄~ 12岁 ,平均 (2 92± 2 5 5 )…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疗效,作者总结报告了27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外科治疗结果。其中13例(包括漏斗部狭窄8例、瓣环发育不良4例、肺动脉狭窄1例)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48.14%)。需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者,包括右室压≥26.67kPa(1kPa=7.5mmHg)9例中的7例和14.67~26.67kPa18例中的6例(x2=4.75,P<0.05);术前收缩期漏斗部直径和肺动脉瓣环直径之比≤0.4511例中的10例和>0.45的16例中的3例(x2=16.59,P<0.005)。资料提示,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需作右室流出道重建术的指征包括:右室压>26.67kPa,收缩期右室漏斗部直径和肺动脉瓣环直径之比<0.45。同时强调,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宜早期手术,以3岁前手术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婴幼儿膈膨升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膈膨 升症病例。经胸手术21例,经腹手术8例,均行前后双层折叠,膈肌菲薄者需来回折叠,结果:本组患儿术后膈顶均降至第9-10后肋水平,效果满意,经腹手术患儿有2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未再复发,结论:婴幼儿膈膨升症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膈肌年叠术是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检测了24例小儿漏斗胸的心功能,并分析心功能与漏斗指数(FI)、胸廓前后径和横径比率(AP/LR)的关系。结果表明心指数(CI)与FI负相关,r=-0.7967(P<0.005);CI与AP/LR正相关,r=0.7836(P<0.005)。作者推荐FI和AP/LR作为评估小儿漏斗胸心功能的指标。根据心功能改变的水平将漏斗胸分为轻型(CI3~4L/min/m2,FI0.1~0.2,AP/LR>0.25),中型(CI2.5~3L/min/m2,0.2≤FI≤0.3,0.2≤AP/LR≤0.25),和重型(CI<2.5L/min/m2,FI>0.3,AP/LR<0.2)。  相似文献   
9.
自从 195 2年DenisBrowne首先应用腋下切口进胸术外科处理动脉导管未闭以来 ,腋下小切口已被广泛用于胸外科手术中。随着社会的发展 ,微创、美观切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追求。我院自 1989年 3月起 ,将该切口应用于动脉导管未闭及食道、纵隔和肺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现将施行腋下小切口的病例 (316例 )分析、总结如下 ,以探讨腋下小切口在小儿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自 1989~ 2 0 0 1年选择性应用该切口于 316例小儿胸外科手术病例 ,男 14 6例 ,女 170例 ;年龄 2天~ 15岁 (平均 2 8岁 ) ,体重 2~ 4 0kg (…  相似文献   
10.
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早期左心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雄凯  鲍德国 《浙江医学》1995,17(4):210-211
观察了27例四联症术后早期左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每搏指数(SVI)、心排指数(CI)显著改善,术后氏心排与术前LVEDVI、SVI有关。四联症术后早期LVEDVI的提高与左心室心容量增加有关,但心肌的收缩功能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