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试验组入院后早期48h内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入院48h后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7d后细胞免疫功能(CD_3~+、CD_4~+、CD_4~+/CD_8~+)与感染指标,热休克蛋白(HSP6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入院后7d后,试验组患者早期48h内给予肠内营养细胞免疫指标CD_3~+、CD_4~+、CD_4~+/CD_8~+分别为(73.11±9.58)%、(44.97±9.15)%、(1.81±0.32)高于对照组,CD_8~+为(22.54±5.07)%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SP60、IL-6、TNF-α、CRP分别为(28.34±9.43)pg/ml、(1.11±1.03)pg/L、(27.52±15.58)pg/ml、(21.38±11.59)m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减少感染发生率,改善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蒙古沙鼠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幽门螺杆菌 (Hp) NCTC11637株和临床分离的 Y0 6株沙鼠感染模型 ,观察感染沙鼠胃粘膜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 :蒙古沙鼠随机分成 6组标准菌株组 (n=6)和 6组临床菌株组 (n=6) ,另设置 6组阴性对照 (n=4 )。用布氏肉汤配制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的 NCTC11637株和 Y0 6株菌液。标准菌株组和临床菌株组各3组用 2× 10 8CFU/ ml菌液 0 .5 ml1次灌胃。标准菌株组和临床菌株组各 3组分别用 2× 10 9CFU/ ml菌液 0 .5 ml灌胃 ,连续 3次 ,每次间隔 2 4 h。末次感染后的第 2、4、6周处死沙鼠 ,取胃粘膜组织标本进行尿素酶试验、分离培养、常规病理学和 Hp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1次感染的标准菌株组和临床菌株组第 2、4、6周的感染率分别为 0 %、0 %、66.7%和 0 %、16.7%、16.7%。 3次感染的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组第 2、4、6周的感染率分别为 66.7%、10 0 %、10 0 %和 66.7%、66.7%、10 0 %。分离结果阳性的感染动物胃粘膜细胞表面和胃小凹有 Hp定植 ,固有层出现少量慢性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 :高浓度 (1× 10 9CFU) Hp多次经口感染沙鼠可制备稳定、可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 ,感染动物胃粘膜组织有 Hp定植并出现轻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男,66岁,因“反复中上腹胀痛3年,加重3个月”,于2006年1月2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1994年开始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以来,基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进展较快,本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基因的临床应用及促血管生成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章维  张苗尊  李建阳 《江苏医药》2013,39(8):915-917
目的 探讨内镜下密集套扎术(DEVL)联合血凝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 60例EGVB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DEVL联合血凝酶1 kU局部注射治疗;B组给予单纯DEVL治疗.末次内镜治疗后3、6个月复查胃镜,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急性活动性出血控制率为100%,静脉曲张根治率为90.0%,明显高于B组的70.0%和66.7%(P<0.01和P<0.05).A组近期再出血率为10.0%,远期再出血率为13.3%,明显低于B组的50.0%和40.0%(P<0.01和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 (P<0.05).A组术后无死亡病例;B组死亡4例(13.3%).结论 DEVL联合局部注射血凝酶治疗EGVB临床疗效优于单纯DEVL治疗.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患者男,66岁,因"反复中上腹胀痛3年,加重3个月",于2006年1月2日入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旨在为该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选择鄞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2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总管损伤、胆漏、消化道穿孔)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 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6%)高于对照组(8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5.6%);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对照组(19.5%);观察组SF-36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5.1%)略高于对照组(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成功率高、康复快、预后佳等优势,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上皮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肝胆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肝胆管上皮Survivin及PCNA表达阳性率。结果正常对照、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上皮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42.1%和70.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PCNA阳性率为0,而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癌患者肝胆管上皮PCNA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强度为++或+++。其中肝胆管结石组的PCNA与病程长短和结石大小呈正相关,肝胆管癌组的Survivin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701,P〈0.01)。结论肝胆管结石上皮组织高表达Survivin及PCNA,提示肝胆管结石上皮有癌变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1年8月至2007年4月间56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肝移植后6~96 d出现急性排异反应,平均20 d,7例经肝穿刺活检确诊.经激素冲击及大剂量骁悉、FK506治疗,急性排异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 临床观察和肝功能化验可及时提示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诊断的最终确立依赖于肝穿活检,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则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苗尊  章维 《中国肿瘤》2013,22(4):308-311
[目的]评价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85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免疫组化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85例结直肠癌组中,hMSH2缺失率为69.4%(59/85),hMLH1蛋白缺失率为78.8%(67/85).hMSH2蛋白缺失率在T1、T2、T3和T4期结直肠肿瘤中的缺失率分别为50.0%、43.8%、71.1%和82.8%,随T分期增加而增加(x2=11.037,P=0.012).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MSH2蛋白缺失率达88.57% (31/35),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MSH2蛋白缺失率为56.0%(28/50) (x2=10.287,P=0.001).hMLH1蛋白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分期相关,但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N分期和M分期均无关.[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hMSH2和hMLH1蛋白缺失,且hMSH2和hMLH1蛋白缺失与肿瘤T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检测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