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构建心房颤动人群预后预测工具,并对其预测能力进行比较评估。方法连续性纳入275例新发心房颤动患者,随访终点包括卒中和全因死亡。收集相关基线资料,检测患者基线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浓度。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卒中和死亡风险评分系统。应用C-统计量和校准图比较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卒中史、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独立相关;年龄、心衰史、血浆hs-cTnT和GDF-15浓度与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我们构建的卒中风险评分系统预测能力与国外年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病史(age,biomarker,clinical history,ABC)卒中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相当,死亡风险评分系统与国外ABC死亡评分相当,优于CHA2DS2-VASc评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死亡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此评分系统的列线图可望作为临床决策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因SCIN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4例CML患者和37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SCIN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结合亚硫酸盐测序PCR检测65例CML患者和29例对照SC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CML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细胞SCI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0);慢性期、加速期与急变期患者中SCIN表达下调率分别为61%、67%和75%,有增加趋势。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因SCIN表达与BCR-ABL1转录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5)。然而,SCIN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相比较,在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染色体特征、CML分期及BCR-ABL1转录水平等临床参数中未见差异(P0.05)。CML患者SCI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SCIN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基因SCIN在CML患者中非甲基化依赖性表达下调,可能与BCR-ABL1融合基因致病CML有关;SCIN表达下调可能与CML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极高,并且CMV感染后多呈潜伏性感染,同时感染CMV的重症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当CMV再激活,即CMV活动性感染,此时可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病情转归,导致多种不良预后的发生。究其机制为,CMV可通过影响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和2型细胞(Th1/Th2)的功能,即通过调控Th1/Th2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数量及比例,来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使CMV难以清除及易于再激活。因此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对CMV的再激活、复制和散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重症患者CMV活动性感染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和硅胶柱色谱纯化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从罂粟科植物小果博落回的根中除得到部分已报道的苯菲啶型生物碱外,又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深入的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氧代-2,22(30)-何帕二烯-29-羧酸(1)、3-氧代-12-齐墩果烯-30-羧酸(2)、3α-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3)、3β-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4)、阿魏酸(5)、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6)、3-O-阿魏酰奎尼酸(7)和3-O-阿魏酰奎尼酸甲酯(8)。其中1为新的何帕烷型三萜类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潜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特异的体外靶向xbp1高通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药物筛选模型,对小果博落回所含主要成分进行了xbp1转录激活作用评价。实验结果首次阐明了二氢型苯菲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即二氢血根碱(9)和二氢白屈菜红碱(10),具有一定的xbp1转录激活作用,其作用强度分别为空载体对照组的1.76倍和1.77倍。  相似文献   
5.
张志辉  郭锋  陈棉智 《新中医》2015,47(1):114-115
目的:观察骨前康颗粒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12月间应用PFNA治疗的1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PFNA手术治疗加拜瑞妥抗凝治疗;骨前康颗粒组6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骨前康颗粒,观察2组失血量及患肢肿胀程度。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骨前康颗粒组隐性、显性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前康颗粒能明显减少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出血量,减轻患肢肿胀。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建立高表达HER2的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用于抗HER2抗体等靶向药物的药效学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重组HER2全长基因转染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用G418加压筛选,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4T1-Luc稳转细胞株中HER2表达。将细胞注射BALB/c小鼠或裸鼠皮下乳房垫,待肿瘤生长稳定后随机分为4组给药,即PBS对照、chA21、Trastuzumab和抗体联合组。每周2次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实验结束时用活体动物成像仪监测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经过G418筛选获得了多个4T1-Luc/HER2稳转细胞株克隆,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均证实HER2高表达。这些克隆均具有良好的成瘤性,细胞注射1周后可见肿瘤稳定生长,23周后可观察到肿瘤转移到肺、面部、腹股沟等部位。在BALB/c小鼠中,抗体联合组抑瘤率达43.3%,与PBS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明显优于抗体单用组抑瘤率(chA21组为11.1%,Trastuzumab组为23%)。而且,抗体联合组在小鼠肺部的肿瘤转移灶的数目和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高表达HER2的4T1-Luc乳腺癌细胞系并建立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HER2抗体chA21与Trastuzumab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分别同步测量145例高血压病或(和)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单药降压治疗二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4mg/d,62例)、美托洛尔组(25mg/d,39例)。结果升主动脉收缩压高于袖带加压法测量的肱动脉收缩压9.6mmHg(P<0.01),升主动脉舒张压低于袖带加压法肱动脉舒张压2.0mmHg(P<0.01),升主动脉脉压较肱动脉脉压大11.6mmHg(P<0.01)。虽然培哚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相同,但是培哚普利组的升主动脉收缩压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升主动脉压与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虽然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降低肱动脉压效果相似,但培哚普利降低升主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的临床操作技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62.6±20.3(32~83)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室率,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定.术前、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心室起搏参数在电极导线植入15 min后可达到理想值,与植入即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起搏参数比较没有差异,没有出现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的并发症,电极脱位率0%.所有病例术后7天及出院后1,3,6个月RVITS起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与植入前相应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指引钢丝的合理塑形及结合多个体位的心脏影像和起搏心电图的综合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右心室流人道间隔部起搏中期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