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性腰椎疾病患者,在实施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时受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会降低植骨融合率,但关于不同植骨材料及骨质疏松对后路腰椎间融合的影响,目前尚无全面的报道。目的:分析不同植骨材料及骨质疏松对腰后路椎间植骨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27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n=121)和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n=65)、同种异体骨组(n=41),3组中骨质疏松患者分别有20,22,6例,治疗后随访24个月,对比3组植骨融合情况、融合时间、椎间高度变化及内固定失败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同种异体骨组内固定失败率、植骨融合时间、椎间高度丢失高于自体髂骨组和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P < 0.05),植骨融合率低于自体髂骨组和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P < 0.05),自体髂骨组和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同种异体骨组内固定失败率、植骨融合时间高于自体髂骨组和融合器联合自体松质骨组(P < 0.05),椎间高度丢失及植骨融合率低于自体髂骨组和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P < 0.05);自体髂骨组融合时间短于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P < 0.05),融合率高于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组(P < 0.05)。表明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过程中,使用自体髂骨或融合器联合自体髂骨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内固定失败情况较少;对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予以自体髂骨块植骨可以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女,37岁,主诉右手麻木及行走不稳8a。视诊可见患者发际低,但无明显短颈畸形。查体发现颈部活动范围轻度受限;四肢肌力轻度减弱,肌力约为Ⅴ级;肩肱反射阳性,双侧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阵孪阴性;Hoffman征及Babinski征均为阳性;10s屈伸试验:左手16次,右手14次;Tandem征阳性;JOA评分12分。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1岁,因“外伤后头颈部疼痛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入院。患者从约2m高处摔下,头颈部着地,伤后有短暂昏迷,具体受伤机制不清。体格检查:头顶部及枕部可见头皮外伤,上颈部后方存在明显压痛,双上肢痛触觉减退,颈部至T3水平痛觉过敏,双上肢肌力Ⅰ~Ⅱ级,双侧Hoffman征(-),躯干T3以下双下肢痛触觉正常,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ilmmel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1例Kümmel病(椎体骨折后不愈合,均经保守治疗无效,仍有剧烈腰背疼痛)患者.术前行CT扫描发现骨折未愈合,并且有"真空征"表现,部分动力位X线片提示椎体骨折处假关节形成.评价手术前后腰背疼痛及影像学相关指标. 结果本组患者3例失访,随访率85.7%.1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9±2.4)个月.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7.0±1.2,随访时3.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椎前缘高度:术前(2.1±0.3)cm,随访时(2.3±0.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术前0.67±0.10,随访时0.84±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后凸角度:术前27.3°±6.4°,随访时2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病患者,可有效缓解腰背疼痛,部分恢复骨折椎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局部后凸,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伴有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经影像学证实存在椎体内裂隙样变的OVCFs患者,将接受PVP手术的患者归入A组(n=151),PKP手术的患者归入B组(n=113),比较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以及疼痛改善率。结果 A、B组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5.50±0.04)m L和(5.80±0.06)m L,P>0.05。A、B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分别为5.3%和4.4%,P>0.05。A、B两组疼痛改善率在离院时分别为86.50%±0.07%和88.20%±0.04%,P>0.05;术后1 a时,A、B组疼痛改善率分别为84.70%±0.03%和86.80%±0.06%,P>0.05。结论椎体内裂隙有利于骨水泥安全注入,并降低其渗漏的风险,从而使PVP和PKP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引导下螺钉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价导航下置入齿突螺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螺钉固定治疗的20例Ⅱ型齿突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39岁(19~64岁).16例患者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21 d,平均10 d;4例为陈旧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螺钉均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引导下置入.术后应用领托制动6个周.结果 20例患者的螺钉均准确置入,无与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3~14个月(平均8.7个月)随防.18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率达90%.骨折愈合的患者无临床不适症状.结论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引导下置入齿突螺钉可以减少患者与医生的X线暴露量,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选择性减压固定融合方式治疗伴有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8~2012年采用选择性减压融合方式,治疗伴有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64例,选取术前及术后随访腰椎JOA评分、腰部VAS评分、下肢VAS评分、O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腰椎JOA评分(t=-4.3,P<0.01)、下肢VAS评分(t=6.9,P<0.01)、ODI评分(t=10.9,P<0.0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腰部VAS评分(t=1.9,P=0.07)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掌握良好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性对责任间隙进行减压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多节段前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侧凸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多节段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的17例腰椎退行性侧凸伴脊柱矢状面失平衡患者,男3例,女14例;年龄55~81岁(67.8±6.3岁);随访时间13~39个月(25.9±7.6个月)。在术前、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X线片测量脊柱冠状面及矢状面相关参数,包括:腰椎侧凸Cobb角、C7铅垂线-骶骨中垂线距离(C7 plumb line-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脊柱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脊柱骶骨角(spino-sacral angle,SSA)、躯干整体倾斜角(global tilt,GT)、GAP评分(Global Alignment and Proportion score)、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记录术前、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腰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480min(327.4±85.4min),出血量50~1100ml(504.7±275.1ml),融合节段3~8个(3.8±1.2个)。1例患者术后左侧大腿外侧腹股沟区感觉减退,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后20d症状缓解;1例患者术中发生椎体终板骨折,调整融合器置入路径避开骨折部位,同时一期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随访未发现融合器进一步沉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侧凸Cobb角、C7PL-CSVL、TK、TLK、LL、LDI、GT、GAP评分、PT、SS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矢状面平衡相关参数均获得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ODI、JOA评分、腰部VAS和下肢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进一步改善,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节段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症状,同时矫正脊柱三维畸形、重建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相关的椎弓根解剖形态特点,研究在探设成人胸椎椎弓根钉通道过程中需要重点探查的区域。方法使用CT三维重建图像对60位正常发育的成人胸椎椎体和15例胸椎椎弓根钉穿出椎弓根内侧壁的胸椎手术患者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临界距离,安全距离,椎弓根钉通道长度,椎弓根宽度,椎弓根横向角,穿出距离。危险区域定义为安全距离和临界距离之差。结果成人不同节段胸椎的临界距离为8.69~10.53 mm,安全距离为14.53~16.16 mm,危险区域为5.10~6.41 mm。临界距离、安全距离与危险区域相对恒定。椎弓根钉通道长度为31.21~45.01 mm,椎弓根宽度为4.03~8.29 mm。椎弓根横向角从T1的27.68°逐渐减少到T12的7.82°。15枚穿出椎板腹侧皮质或者椎弓根内侧皮质的椎弓根钉的穿出距离为(12.68±1.12)mm,所有的穿出距离均介于临界距离和安全距离之间。结论正确认识成人胸椎的临界距离、安全距离和危险区域有助于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