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背景 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主要发生于危重患者和矫形患者,一直是全球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和专科护理的研究热点,但尚缺乏关于医护人员的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严重危害了医护人员的健康,也增加了其被感染的风险,如何保护医护人员免受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由本课题组研制调研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装备佩戴情况、皮肤损伤情况、针对皮肤损伤的防护措施及损伤后处理情况。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发布,于2020-02-08至2020-02-15通过微信向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推送,采用自愿参与、手机“问卷星”在线填写的方法完成调研。1周内完成调研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并对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901份,来源于我国19个省、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45家医院。其中,男214例(7.38%)、女2 687例(92.62%),医生147例(5.07%)、护士2 754例(94.93%)。825例(28.44%)医护人员因佩戴防护装备发生皮肤损伤,合计皮肤损伤数量为2 794处。主要皮肤损伤类型为压力性损伤〔771例(26.58%),人均2.53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256例(8.83%),人均2.77处〕、皮肤撕裂伤〔42例(1.45%),人均3.12处〕。在发生皮肤损伤的825例医护人员中,存在≥2类皮肤损伤者221例(2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防护装备所致皮肤损伤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31~45岁者高于≤30岁者(P<0.016 7),工龄>10年者高于工龄<5年者(P<0.016 7),医生高于护士(P<0.05),武汉防疫定点医院高于其他医院(P<0.003 3)、其他医院中传染科高于其他科室(P<0.003 3),三级防护高于二级防护、二级防护高于一级防护(P<0.016 7),而不同连续佩戴时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抗疫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并有多种类型、多个部位损伤并存现象,建议采取减压、减轻摩擦力、吸湿、护肤的综合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30 min短时冷冻治疗结合镇痛药物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镇痛药物。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5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在疼痛发作期仅给予镇痛药治疗;观察组在疼痛发作期采用镇痛药联合冷冻治疗,记录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在患者疼痛评分变化和疼痛管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在第一个疼痛发作期采用镇痛药物联合冷冻治疗患者的疼痛管理满意度相比,在第二个疼痛发作期采用镇痛药物联合冷冻治疗的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痛药物结合短时冷冻治疗相比于单纯给予止痛药物没有显著减少疼痛感或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减轻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70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行气管推移训练,在术前3 d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仅行气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部相关症状及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咽部不适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 Z=-5.732,P〈0.001)。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预防性使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气管推移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咽部不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院帮院"服务形式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重庆市二级医院中推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走访的川渝地区11所医院、106个病房,1082名护士进行帮扶前、后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帮扶前、后对比显示,11所医院共增加护士852名,病房排班模式采用个人包干或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病房比例由37.74%增加到72.64%;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由帮扶前2.25±0.57小时/(人·天)缩短到帮扶后1.21±0.68小时/(人·天),护士健康宣教用时由帮扶前0.56±0.34小时/(人·天)增加到帮扶后2.61±0.97小时/(人·天),两项数据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帮院"形式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重庆市二级医院中的推广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和皮肤撕裂伤(skin tear,ST) 3类皮肤损伤的现患率及危险因素,为预防皮肤损伤提供依据。 方法 2021年3月31日,来自20个省(区、市)50所医院的1 067名护士对所在医院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以判断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及类型,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资料和有无PI发生危险等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类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调查14 470例老年住院患者,年龄为(73.35±8.90)岁,皮肤损伤总现患率为6.69%,PI、IAD、ST的现患率分别为3.91%、1.89%和0.8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PI发生危险、协助自理、低蛋白血症、汉族、贫血、慢性病数量≥2种和年龄≥71岁为老年住院患者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PI发生危险、协助自理、低蛋白血症、慢性病数量≥2种、住院时间≥8 d和年龄>80岁为IA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PI发生危险、低蛋白血症为S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3类皮肤损伤均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制订预防策略时既要关注危险因素的独立作用,也要考虑其联合作用,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唐永利  张国惠  陈洁  赖青  陈倩竹 《西部医学》2011,23(8):1584-1585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护理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1月~2009年2月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为对照者;实验组为2009年2月~2011年3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者实行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1~2周膝关节HSS评分,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术后1~2周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病人满意度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邹莉丹  唐永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19-1320,1322
目的 探寻循证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0例,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率为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