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特殊阶段,其颌面部解剖结构、牙列情况及心理状态与成年人有明显区别。颌面部骨折患儿常出现面部发育畸形、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等,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因此,儿童颌面部骨折的诊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颌面部骨折好发于青少年,损伤原因多为意外跌倒、交通伤及运动伤。近年来,数字化外科技术为儿童颌面部骨折提供精确的诊断及微创的治疗。国内外学者对于儿童颌面部骨折治疗理念逐渐倾向于手术治疗,选择可吸收材料对儿童颌面部骨折进行固定,降低对儿童面部发育的影响。长期随访对于儿童颌面部骨折患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监测患儿面部发育情况。此外,临床医生应注意患儿的心理状态。对于创伤较重或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患儿,应尽早干预治疗。文章就近年儿童颌面部骨折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伴发的心理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和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58例75侧髁突骨折通过三维螺旋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确诊髁突骨折并明确骨折的部位、旋转、方向、移位情况等,对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而直观的显示髁突骨折的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神经嵴干细胞(CNCSC)用于牙再生研究的可行性,观察牙本质基质非胶原蛋白(DMNCP)对CNCSC的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方法小鼠神经管组织块无血清条件培养法获取颅神经嵴干细胞,以DMNCP体外诱导CNCSC的分化,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茜素红特染等方法,分别从Ⅰ型胶原表达、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结节形成情况,鉴定CNCSC的成牙本质样细胞表型。结果诱导后的CNCSC呈现I型胶原、DSPP阳性表达,ALP活性增高,钙结节形成,具有成牙本质细胞表型特征。结论DMNCP具有诱导CNCSC向成牙本质细胞表型分化的作用,利用CNCSC开展牙再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蒋海  陈红  汤炜 《口腔医学研究》2007,23(3):311-313
目的:讨论眶-上颌骨-颧骨(orbital maxillary zygoma,OMZ)复合骨折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影响OMZ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华西口腔医院1989年以来收治的128例OMZ骨折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眶-上颌骨-颧骨复合性骨折中,25.8%伴有眶部并发症,对症处理后症状大多消失,8例复视患者眶底或眶周行自体骨整复或Medicon种植体整复,症状消失。83例采用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其中4例采用可吸收小夹板。11例陈旧性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技术恢复其面形及咬功能。结论:OMZ骨折应早期复位、坚强内固定,恰当的软组织处理等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腔颊癌癌变过程中p27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阐明P27蛋白检测在颊癌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40例颊癌、20例白斑及7例正常颊粘膜P2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法根据染色指标计数,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P27多分布于上皮细胞核和胞浆,正常组织和不伴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表达最强,伴上皮异常增生的白斑及颊癌分比较好的强阳性表达较多,分化较差的颊癌P27表达最弱,甚至不表达。单因素生存分表明,P27表达,区域淋巴结和处转移与生存期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27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性颊癌预后指标,结论P27蛋白表达与口腔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它与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新的辅助性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仪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血流速度等进行对比观察。方法:所有病例均用血栓通注射液1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及搏动指数。结果: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降低(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来基因修饰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骨组织重建的全新思路。 目的:实验拟观察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修复骨质疏松症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2006-10在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6月龄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SPF级,体质量250~300 g,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含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pcDNA3.1-hBMP-2重组质粒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提供;支架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由卫生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提供。 方法:24只SD模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3个月后分别取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脂质体Lipogen介导转染pcDNA3.1-hBMP-2质粒,对照组细胞未作处理。3 d 后将每只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复合,再分别对应地植入取材动物的自体下颌骨极限性骨缺损区。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4,8周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情况。术后8周进行成骨量的半定量检测。 结果:24只SD模型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周实验组在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边缘有新生骨质形成,8周时见相互连接的层板状成熟骨基质形成,对照组4周时只在材料边缘有少量骨基质形成,8周时新生骨质数量上明显少于实验组,且材料边缘及中央处有脂肪样结构形成。②对照组术后8周新生骨所占面积百分比为(0.046±0.004)%,实验组为(0.233± 0.015)%,各组成骨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质疏松症下颌骨的成骨量较无基因修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骨形成蛋白-2、4在胎鼠牙胚蕾状期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2、4(BMP-2、4)在牙胚蕾状期的表达,探讨二者的作用及其关系,为牙组织工程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选取14 d SD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证实牙胚处于鼠胚胎第14天蕾状期后,则取其前后2~3张切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BMP-2、4在鼠牙胚蕾状期的分布与表达。结果:BMP-4在蕾状期牙上皮和牙间质均有表达;BMP-2在牙上皮有表达而在牙间质表达不明显。结论:BMP-2、4在牙胚蕾状期表达模式相似,但BMP-2的表达比BMP-4晚,反映二者作用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所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椎动脉 (VA)和基底动脉 (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 (Vm) ,血管搏动指数 (PI)和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 (SD)。结果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 MCA、VA的 Vm、Vd,BA的 V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P<0 .0 1) ,PI明显增高。高脂血症病人 VA的 Vm 、Vd,MCA的 Vd较正常组明显下降 (P<0 .0 1) ,PI也明显增高 (P<0 .0 1)。以上改变高血压组较高脂血症组明显 (P<0 .0 1)。结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都可造成脑血管损害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显著强于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常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脑血管病变更为常见。糖尿病对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较快,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报告不多。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45例老年2型糖尿病人进行了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和脑电图(EEG)观察,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旨在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人大脑血流动力学和大脑皮层功能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