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女性正常子宫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值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46例不同月经状态女性资料,均行动态增强MR检查,测量子宫内膜、结合带及肌层定量参数值,包括体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转运常数(Kep)及体积分数(Ve)。根据不同月经状态将受试者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n=14)。采用单因素方差或秩和检验比较子宫不同层面、不同月经状态的定量参数。结果 相同子宫层面,不同月经状态子宫内膜Ktrans、Kep值及子宫结合带Ve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绝经后Ktrans、Kep值与分泌期和增殖期、分泌期Kep值与增殖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带增殖期Ve值与绝经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的月经状态,子宫内膜、结合带及肌层的Ktrans值、Kep值及V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各层面分泌期Ktrans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结合带和肌层的增殖期和绝经后Ktrans值与子宫内膜同一月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绝经后结合带与肌层间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各层面同一月经状态Kep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评判子宫疾病时应考虑不同月经状态下Ktrans、Kep和Ve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资料,均于术前1~2周接受常规MRI及DWI、DCE-MRI。根据病理结果按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分为无或浅肌层浸润组(n=25)和深肌层浸润组(n=20),比较2组间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值(Ktrans、Kep、Ve)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效能。结果 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组Ktrans值高于无或浅肌层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组间ADC值、Kep、V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P=0.007),以Ktrans=0.355/min为临界值,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60.0%。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中,Ktrans值有助于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侵犯深度。  相似文献   
4.
B超检查时,充盈膀胱较繁琐,须预先饮水作准备,1-2小时后才能作检查。我们自配饮料处方已用200余人次,最快18分钟,最慢30分钟,膀胱可中度充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评价长骨中心型低度恶性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WHO Ⅰ级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患者的资料,患者均于手术前2周内接受常规MRI。观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采用Kappa检验评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计算MRI诊断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MRI显示9例发生软骨肉瘤骨皮质内层浸润,其中6例骨皮质内层见不同程度扇贝样凹陷,3例骨皮质内层不同形式虫蚀样破坏;4例骨髓腔内浸润,表现为肿瘤边缘模糊、肿瘤周围骨髓出现异常信号。MRI诊断软骨肉瘤早期骨髓腔浸润和骨皮质浸润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41、0.621,P均<0.05),诊断肿瘤骨皮质内层及髓腔内浸润的敏感度分别为90.00%(9/10)、60.00%(3/5),特异度为100%(1/1)、83.33%(5/6),准确率为90.91%(10/11)、72.73%(8/11)。结论 MRI对长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早期侵袭性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ADC值的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绝经前和绝经后因子宫以外的盆腔器官病变接受MR检查的女性患者78例,根据其月经状态分为月经期(n=18)、卵泡期(n=20)、黄体期(n=20)和绝经后(n=20)。在ADC伪彩图中测量子宫各层结构(内膜、结合带、肌层)的ADC值,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构、不同月经状态下子宫ADC值的差异。结果 相同月经状态下,子宫内膜、结合带、肌层间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子宫肌层、内膜、结合带ADC值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各层结构在不同月经状态的ADC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月经期、黄体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带ADC值在月经期、卵泡期与黄体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绝经后与黄体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ADC值在绝经后与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月经状态下正常子宫各层结构ADC值变化较大。利用ADC值评判子宫疾病时,应考虑不同月经状态下的基线ADC值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