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下颌骨来源的成骨细胞对甲硝唑和替硝唑的转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应用SD大鼠下颔骨来源的原代成骨细胞,观察成骨细胞对甲硝唑和替硝唑的转运,探讨人工种植牙给药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新生鼠成骨细胞(newborn rat’s osteoblast,N)和成年鼠成骨细胞(adult rat’s osteoblast,A)与溶于PBS的药物共同孵育,分别于1,3,5,10min后,弃去细胞外液,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悬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药物量,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结果:(1)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测定2种药物的量。(2)2种成骨细胞均可将甲硝唑和替硝唑转运至细胞内。结论:成骨细胞具有转运硝基眯唑类药物的能力,证实了人工种植牙给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咀嚼力降低对发育期大鼠髁突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咀嚼力降低对断乳后大鼠下颌骨髁突尺寸和髁突软骨厚度的影响。方法:16只刚断乳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喂以标准的硬食,另一组以粉末状软食喂养。4w后,取每只大鼠的一侧髁突进行长度和宽度的测量,另一侧髁突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软食组大鼠的髁突长度、宽度和软骨层厚度均明显小于硬食组。结论:咀嚼力降低会导致下颌骨髁突生长减慢和髁突软骨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SACC-83条件培养基体外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条件培养基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 24h条件培养基,与鸡胚背根神经节进行共培养,观察神经节神经元细胞突起的生长。结果:培养36h观察发现,SACC-83条件培养基有明显的促神经节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SACC-83条件培养基促神经节突起生长的作用可能与该细胞分泌神经营养活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和评价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用组织块法、2种改良酶消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用形态学、免疫荧光鉴定细胞来源。通过活细胞观察,MTT比色实验研究细胞体外生物特性。比较3种培养方法培养HGF的效果。结果:细胞抗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抗角蛋白染色阴性,符合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组织块法、改良酶消组织块法(翻瓶法)、改良酶消组织块法(盖玻片法)的细胞培养成功率分别为26.7%、54%、60%。组织块法和2种改良酶消组织块法间的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2种改良酶消组织块法间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细胞系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2种改良酶消化组织块法可显著提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对硝苯地平的跨膜转运,为种植体全身给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MC3T3-E1细胞和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mandibularosteoblasts,MO)分别与含有硝苯地平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超声波破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裂解液中的药物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蛋白总量。将细胞内药物含量与细胞蛋白的比值作为观察药物转运量的检测指标。结果两种成骨细胞内均可测到硝苯地平的存在,转运药物的量与药物的浓度及药物的孵育时间有关。结论成骨细胞可以跨膜转运硝苯地平进入细胞内,药物的转运量与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注射壳聚糖(chitosan,CS)基温敏水凝胶对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犬BMSCs,含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初步鉴定。合成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光镜下观察BMSCs在凝胶中的存活情况。制备凝胶浸提液,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犬BMSCs可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存活。壳聚糖浸提液组对BMSCs的增殖与正常培养液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培养第1、4、7天时,矿化培养液组和矿化浸提液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未矿化的完全培养液组和壳聚糖浸提液组,第10天时,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壳聚糖矿化浸提液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活性明显提高。结论:制备的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进行水凝胶复合BMSCs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大鼠正畸性牙根吸收的作用.方法 158只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根吸收的动物模型,100 g初始力值加载于大鼠右侧上颌两中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14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力组、100 MW/cm2超声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的关联及增龄性变化,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国宾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成年志愿者306名(151名女性,155名男性),分为青年组(106名,20~ 44岁,48名女性,58名男性)、中年组(109名,45~ 59岁,63名女性,46名男性)和老年组(91名,60~ 79岁,40名女性,51名男性),分别检测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结果 306名健康成人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分别为(123±27)和(427±124) μmol/L.随着年龄的增加,唾液与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均显著减少(P<0.01);老年组唾液和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均显著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1);唾液巯基化合物浓度的男女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但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的男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唾液和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显著正相关(r=0.5050,P<O.01).结论 唾液巯基化合物浓度能大体反映血浆巯基化合物浓度,唾液巯基化合物检测有望代替血浆巯基化合物检测成为衰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去势对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3月龄未交配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假手术组(SHAM组,10只);B组:去势组(OVX组,10只)。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去势组大鼠仅切除部分脂肪组织。定期称重观察大鼠体重变化,术后1.5个月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ECLIAA)检测大鼠雌激素水平,术前及处死前,采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大鼠腰椎、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变化,术后1.5个月,分别取两组大鼠颅盖骨,用组织块法行成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动态观察形态学差异,MTS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去势后,去势组大鼠体重较假去势组明显增加(P<0.01),去势组大鼠骨密度降低,与假去势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形态学观察:去势组大鼠成骨细胞的爬出、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1代细胞爬满培养瓶80%需要8d,假去势组需要4d。去势组成骨细胞数目较同期假去势组少,去势组P1代细胞胞浆内黑色颗粒及空泡现象多余假去势组,细胞增殖缓慢,细胞汇合时形态不规整。衰老成骨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60%)明显多于假去势手术组(约占细胞总数的10%)。(3)细胞增殖:去势后,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假去势组明显降低,增殖缓慢,并且很快进入增殖的平台期。结论:去势后,大鼠体重增加明显,骨密度减低,去势大鼠的成骨细胞形态改变,增殖能力减弱,空泡现象明显,衰老速度加快,衰老细胞数目比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不同硬度食物喂养下,大鼠在离乳后不同发育阶段咬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出生后18 d刚离乳的大鼠40只,分为硬食组、软食组,分别喂养营养成分相同的固体、粉状鼠粮,于大鼠3、4、6、9周龄时取表层咬肌,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3-9周龄2组大鼠咬肌均有BDNF/TrkB mRNA表达,3周龄时,2组表达均较低,没有显著差异;4周龄时,2组大鼠咬肌BDNF/TrkB mRNA均较3周时有显著的增加,但软食组增加幅度低于硬食组;6-9周龄时BDNF/TrkB mRNA表达降低,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BDNF/TrkB mRNA在咀嚼形成关键期(P3-4周)表达显著增强,软食喂养能够降低此阶段大鼠咬肌BDNF/TrkB mRNA表达,BDNF/TrkB可能与咀嚼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