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3年9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髂骨11例,股骨6例,肱骨3例,胫骨2例,肋骨2例,脊柱2例。结果软骨肉瘤合并纤维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肉瘤4例,骨膜骨肉瘤1例,以及梭形细胞肉瘤16例。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双相征",即呈现两种不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X线显示比例为55.6%,CT为66.7%,除髓腔内具有环形、点状钙化的软骨类肿瘤病灶外,相邻局部骨质溶解破坏区伴骨旁无钙化的软组织肿块;MRI为57.1%,T2WI表现为分界较清楚的分叶状高信号与不规则低信号软组织肿块,高信号区在增强后呈周围及间隔强化,相对低信号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在软骨类肿瘤表现的基础上,X线及CT上病灶内局部骨溶解区及无钙化软组织肿块,或MR T2序列上不规则低信号区及均匀强化特征,高度提示病灶内两种病理成分并存即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Bassent’s韧带即胫腓前下韧带远侧束病变是导致前外踝疼痛的重要原因,探索正常人Bassent’s韧带的MRI最佳显示层面并测量,为其急慢性损伤的诊断提供MRI解剖结构对照。方法对32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健康受检者行踝关节MRI扫描,男12例,女20例,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26岁。踝摆放姿势为中立位,扫描常规(正)横断位(TRA)、矢状位(SAG)、冠状位(COR)T1WI、T2WI快速回波序列后,选择TRA-T1WI为定位像,做与Bassent’s韧带平行的斜COR-T1 WI、斜COR-T2 WI层面成像,再选择斜COR-T1 WI做与Bassent ’ s韧带平行的斜TRA-T1 WI、斜TRA-T2 WI层面成像,获得图像后选择能显示韧带走行的最佳层面,在该层面观察并测量记录韧带的长度及宽度。结果 Bassent ’ s韧带MRI图像显示率为96.7%(29/32),其绕过距骨顶前外缘时稍有弯曲,T1WI及T2WI上均为均匀低信号改变,在斜COR及斜TRA该韧带全长显示佳,斜冠状面测量平均长度为(11.01±0.94)mm,平均直径为(3.06±0.50)mm,胫骨附着点直径较宽,平均为(4.47±0.88)mm;较胫腓前下韧带复合体走形更加趋于水平,两者平均夹角为(22.71±6.72)°。结论磁共振借由其多平面成像的优势,可清晰显示Bassent ’ s韧带,与韧带全长平行的斜面成像可显示其全长,促成韧带个体化MRI检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并进行免疫酶标IDH1检测的成人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扫描。T2WI与T2 FLAIR信号的均匀性不一致被定义为T2-T2 FLAIR错配征。将胶质瘤分为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两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胶质瘤WHO级别的差异,计算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搜集胶质瘤56例,IDH1突变型为28例,IDH1野生型为28例,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在IDH1突变型组中WHO 2/3级胶质瘤占96.42%(27/28),而IDH1野生型组则占14.29%(4/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2...  相似文献   
4.
5.
郗艳  陈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58-158
我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床位增多,增加大批新护士。这些新护士犹如新鲜血液输注到我们的护理队伍,如何使这些新鲜血液迅速发挥作用,帮助这些新人科护士尽快熟悉工作,我们采取护士长-带教老师-新护士本人三级负责制,运用PD—CA循环原理作了一些工作,现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别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成像技术(TUI)和盆底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研究肛提肌尿道间隙(LUG)和肛提肌耻骨间隙(LSG)在产后肛提肌撕脱女性的变化,探讨LUG、LSG在评价产后肛提肌撕脱情况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女性,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随访,筛选出肛提肌撕脱女性20例,选择未育组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UI获得盆底的断层超声图像,在最小盆膈裂孔及其上下各一个平面测量两侧的LUG,取均值。采用MRI获得盆底薄层图像,并重建出盆底结构三维立体模型,在三维模型上测量LSG,两侧分别测量。 结果对照组肛提肌均无撕脱,LUG值为(17.80±1.39)mm,LSG值为(19.71±1.94)mm。产后撕脱组28侧肛提肌撕脱,12侧无肛提肌撕脱。撕脱侧LUG值明显大于无撕脱侧[(27.94±2.53)mm vs (19.78±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2,P<0.05);撕脱侧LSG值明显大于无撕脱侧[(37.39±4.11)mm vs (21.81±2.9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2,P<0.05)。 结论TUI与MRI均可用于诊断肛提肌撕脱,LUG与LSG是有效的评估肛提肌撕脱的影像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评估颈动脉狭窄<50%的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特征,急性脑卒中侧为实验组,无急性脑卒中侧为对照组。分析内容包括斑块类型、斑块表面形态、钙化分布、钙化数目,对两组颈动脉斑块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斑块较对照组更容易出现以下特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出现率更高(Z=-2.39,P=0.02),斑块表面不规则和溃疡出现率更高(Z=-6.04,P<0.01),浅层钙化(Z=-2.06,P=0.04)和多发钙化出现率更高(Z=-2.52,P=0.01)。结论DSCTA可更好的显示斑块特征,颈动脉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或溃疡形成、浅层钙化和多发钙化可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出现切口感染的产妇90例,根据是否施行更为严格的护理干预分为实验A组(51例)和B组(39例),再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的产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A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B组产妇采用更为严格的护理,包括加强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加强陪护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加强换药器具的管理、控制产前侵袭性操作的次数、加强手术室管理.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感染影响因素,并对实验组不同护理干预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产妇体重指数(BMI)、Hb水平、季节(夏季)、病房条件、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抗生素的术前应用、备皮至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时间长短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有关;进行更为严格的护理干预后剖宫产术后实验B组较实验A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指导产妇控制体重、完善夏季卫生管理、加强胎膜早破的护理、缩短手术时间、进行营养健康教育、预防应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种套管针穿刺方法对手术患者痛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引梅  郗艳 《吉林医学》2011,(3):579-580
目的:两种不同套管针穿刺方法下手术患者疼痛感的比较。方法:将20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通过采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抬高穿刺角度,注意操作中沟通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2d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穿刺时疼痛感觉级别,并将得出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手术患者疼痛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感明显强烈,疼痛级别高,试验组患者疼痛感轻,疼痛级别低。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套管针穿刺过程中注意心理护理,采用合理穿刺技巧,可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