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胰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上较罕见,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但胰十二指肠损伤病人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难度大,影像学检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CT、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其中多排CT(MD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文献剂量学的视角对近五年肝脏肿瘤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方法下载PubMed数据库中近五年发表的肝脏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文献题录,使用Bicomb 2.0软件统计分析文献的发表年代、来源期刊及期刊所属国家、第一作者以及高频主要主题词分布情况。对文献第一作者所属研究机构进行人工逐条统计分析。将出现频次≥2次的主要主题词作为高频主要主题词,建立词篇矩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献30篇,获得该领域研究热度趋势、来源期刊分布、各国研究热度等数据资料。高频主要主题词共计20个,通过对高频主要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主要研究热点方向。结论近五年肝脏肿瘤分子影像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方法学、诊断、代谢与磁共振成像、病理学与治疗四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摘要】消化系统肿瘤是我国主要肿瘤类别,因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成为近年来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影像学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分期分级、治疗决策、疗效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影像技术的突飞猛进,影像学检查已超越单纯基于解剖、形态和结构的疾病诊断,转向包含病灶功能、代谢、微环境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在内的综合影像评价。结合本期刊登的几篇主题论文,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影像学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应用情况,同时展望了相关影像技术未来在精准辅助临床诊疗和实现疾病全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前相关检查手段尚难以在术前确诊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但血清甲胎蛋白、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水平以及肿瘤边缘、大小、癌周组织强化、包膜完整程度等影像学征象能协助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 可以为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诊断与评估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胆道闭锁( 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期的肝内外胆管部分或全部受累的阻塞性炎性胆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梗阻性黄疸、陶土样大便、尿液颜色加深、血清总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等,晚期可因发生胆汁性肝硬化造成门脉高压、肝衰竭甚至死亡. BA是新生儿期及婴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肝脏疾病之一,其早期诊治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BA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主要包括腹部B型超声检查、同位素肝胆显像( Hepatobiliaryscintigraphy, HBS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及术中胆道造影( 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C)等. BA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Kasai式肝门-空肠吻合术,其预后主要与患儿日龄以及肝脏损伤程度[2]相关,然而目前认为手术年龄不应作绝对限制[1] ,若术后未能成功进行胆汁引流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胆管炎、进行性肝硬化、反复消化道出血及肝肺综合征等的患儿,应考虑在2岁内进行肝移植. 目前,MRI在BA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BA的诊断以及肝脏纤维化及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估两大领域. 本文就近年来多种MRI技术在BA中的应用进展及其相应地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multi-step hepatocarcinogenesis)是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特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HCC最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影像学活体无创诊断HCC高特异性的基础。近年来,在形态学成像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影像学技术可以实现对HCC多种微观病理改变的可视化和定量分析,使得对HCC的深层次精准影像评价出现了新的局面。结合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多层次病理特征,本文复习归纳了相关功能影像技术进展和HCC诊断新标准,旨在加深对影像成像的“术”和所反映的病理层面的“道”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预后评价、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材料与方法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结果功能磁共振成像及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等磁共振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磁共振成像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细胞癌,还可以反映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特点和细胞水平的基因表达异常,为肝细胞癌的预后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评估、监测、随访肝细胞癌重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上较罕见,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但胰十二指肠损伤病人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诊断难度大,影像学检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CT、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其中多排CT(MDCT)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摘要】随着影像学诊断手段的不断丰富,胰腺肿瘤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人工智能在近年来不断应用于医学影像中,为肿瘤影像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腹部肿瘤影像在不断地发掘影像中隐藏的信息,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中的研究聚焦于胰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的评价、预后评估以及放化疗的疗效评估等方面,以期提高对肿瘤病变的诊断效能,更精准地监测肿瘤的进展、预测肿瘤的预后,为个体化及精准化治疗做出贡献。本文旨在综述影像组学在胰腺肿瘤病变影像学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