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仁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5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患者,并将其分为严重低钙血症组(n=32)及非严重低钙血症组(n=43)。比较两组20项基线水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严重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各因素对于严重低钙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术前碱性磷酸酶水平(OR=1.004;95%CI1.001~1.007),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OR=1.001;95%CI1.000~1.002)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提示两项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及0.850(P0.0001),且与术前及术后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水平具有相关性(R~2=0.3322及0.2782,P0.0001)。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评估周围型肺癌化学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及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早期及时评估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超声能够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联合CEUS可清晰观察病灶内部血流情况,且简便易操作,在治疗各阶段均可复查~[1]。目前CEUS主要用于乳腺癌、宫颈癌等新辅助化疗评估,其对肺癌的疗效评估在国内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化疗前后肺癌CEUS改变,探讨CEUS监测肺癌化疗效果的可行性。1 资料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500mg/d,口服,若出现严重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改为250mg/d,并维持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26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为19.2%(5/26),疾病控制率73.1%(19/26)。且乳腺癌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无影响(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及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65.4%和46.2%。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及控制,可在临床使用并进一步研究其长期疗效及远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体会。方法选取2014-03—2017-01间在信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48例。分别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开腹组)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2个月内的妊娠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其间腹腔镜组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好。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高征血流速度比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妊高征(PIH)胎儿脐动脉(UmA),大脑中动脉(McA)及孕妇子宫动脉(UtA)速度比值的检测,探讨其在预测围产儿结局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48例妊高下及60例正常中晚期妊娠胎儿UmA,McA及孕妇UtA的S/D值,分析正常妊娠与不同程度妊高征S/D值的变化以及S/D值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妊高征时胎儿Uma,McA及孕妇UtA的S/D值有不同程度变化,尤以重度妊高征S/D值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胎儿UmA,UtA的S/D升高,McA的/SD值降低,UmA S/D值改变敏感于UtA,McA;而McA的S/D值对围产儿结局有更好的预报的S/D值升高;McA的S/D值降低;UmA S/D改变敏感于UtA,McA,而McA的S/D值对围产儿结局有更好的预报价值。结论:本研究为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子宫动脉速率比值监护妊高征胎儿宫内状况,预测围产儿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精氨酸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nano-Fe2O3-arginine)及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在针对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转染中的可行性,并对两者的转染效率进行比较。方法将nano-Fe2O3-arginine及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基因载体连接绿色荧光蛋白pcDNA3.1(+)/EGFP质粒在体外转染兔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并计算转染效率;转染后48h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这两种载体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以了解其细胞毒性。结果LipofectamineTM2000作为基因载体将报告基因转染至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内并成功表达,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细胞,转染效率达38.3%;而nano-Fe2O3-arginine转染组在荧光显微镜仅能观察到少量绿色荧光细胞,转染效率不到5%;两种载体对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脂质体作为载体转染内皮祖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精氨酸包裹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脂质体可较为有效安全地转染基因至内皮祖细胞,从而为内皮祖细胞联合基因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肾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肾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的时间、增强水平,将病灶分为富血供、乏血供和无血供。手术切除肾实质肿瘤经病理诊断证实其良恶性,与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富血供为91%,乏血供为9%;乳头状肾细胞癌富血供为50%,乏血供为50%;嫌色细胞癌乏血供为100%,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富血供为100%,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富血供为100%。32例患者中,3例增强CT未能显示增强,而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可见造影剂进入,对>5 cm病灶的血流量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很好地反应肿瘤的血供情况,与增强CT相比,对乏血供肾肿瘤的检测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EUS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嫌色细胞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肾脏CEUS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CCRCC的患者75例及ChRCC的患者26例。观察CCRCC和ChRCC的增强方式、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假包膜征及病灶对局部淋巴结、肾包膜及肾静脉的侵犯情况,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得校正的始增时间(ΔAT)、达峰时间(ΔTTP)和峰值强度(ΔP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RCC多表现高增强(41/75,54.67%)、弥漫性增强(54/75,72.00%)和不均匀增强(58/75,77.33%),56.00%(42/75)有假包膜征。ChRCC多表现为低增强(19/26,73.08%)、向心性增强(14/26,53.85%)和均匀增强(17/26,65.38%),61.54%(16/26)有假包膜征。CCRCC与ChRCC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及增强形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假包膜征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的ΔAT和ΔTTP与ChRC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CRCC的ΔPI明显高于ChRCC(P<0.001)。以ΔPI=0.05%为阈值鉴别诊断CCRCC和ChRCC的准确率最高,其敏感度为82.70%,特异度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CCRCC出现肾周和(或)肾窦脂肪受累和肾门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百分率均高于ChRCC(P均<0.05)。结论 CCRCC和ChRCC具有不同的CEUS特征,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循环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的受试者132例,依据超声造影半定量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级进行分组:1~2级60例(A组)、3级44例(B组)和4级28例(C组)。同时获取三组受试者循环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斑块超声造影分级与循环血中白细胞各亚型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三组中脑梗死患者构成比在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间WBC和NE依次增高,而LY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NLR在A组最小,在C组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循环血中WBC、NE和NLR呈正相关(r=0.30、0.59和0.77,P均<0.01),与LY呈负相关(r=-0.5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是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循环血中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结论 循环血中NLR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NLR每增加1.08,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增加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