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弹速火器伤对伤段脊髓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8/09在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取18只家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冲锋枪组10只和狙击步枪组8只,在全麻状态下建立L2椎体侧方贯通伤模型,冲锋枪组用79式微型冲锋枪致伤,子弹初速510m/s,有效射距200m;狙击步枪组用KBU-88狙击枪致伤,子弹初速≥895m/s、有效射距大于1000m。动物致伤后,测量弹道入口、出口面积,伤后3h先行大体观察测量硬膜下血肿范围,然后取脊髓损伤中心上段3cm部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光镜下改变及伤段脊髓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同时以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为因变量(Y),损伤弹道出入口面积比(X1)及脊髓大体损伤范围(X2)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13只动物成功建立了L2椎体火器伤模型。(1)弹道出入口面积比:冲锋枪组小于狙击步枪组(2.55&;#177;0.75,6.93&;#177;1.26,P〈0.01)。(2)脊髓大体损伤范围:冲锋枪组小于狙击步枪组{(8.12&;#177;1.23),(16.91&;#177;2.19)cm,P〈0.01]。(3)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冲锋枪组小于狙击步枪组(69.09 10.90,104.74,1.79,P〈0.01)。(4)病理改变:狙击步枪组脊髓组织伤后有更加明显的局灶性出血及组织水肿。(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弹道出入口面积比及脊髓大体损伤范围具有相关性(R=0.9092,F=29.04,P〈0.01)。 结论:在脊髓火器伤的早期阶段,枪弹速度是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程度同枪弹致脊髓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去铁敏(DFO)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对3种一氧化氮合酶(NOS)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Allen's打击模型,致伤力为25gcf(10g×2.5cm),选用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空白组(C组);脊髓损伤组(生理盐水组,S组);去铁敏治疗组(DFO组).分别于伤后4小时取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种NOS亚型的表达情况,并于伤后5周行BBB评分.结果 DFO组及S组伤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去铁敏通过阻断铁离子引发的脊髓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减轻脊髓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并通过减轻脊髓组织细胞内钙超载,降低固有型NOS(cNOS)的活性,减少了脊髓组织的继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颈部疼痛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部疼痛大多是非特异性的,只有明确导致颈部疼痛的相关因素,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就颈部疼痛的流行病学特点、评估方法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颈部疼痛风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痛的风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3月-2007年10月的非特异性颈痛门诊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同时以同期无颈痛体检人员作为对照。对研究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及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颈痛的风险因素。结论颈痛由多种因素导致,需多学科协作进行治疗,前瞻型研究是颈痛较为合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中国自杀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自杀已被列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并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亟待临床急诊工作者对自杀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新的综合抢救治疗模式。目的:探讨坠楼自杀骨折患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骨科。对象:2003-03/2004-05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坠楼自杀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因坠楼自杀骨折患者。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意外坠楼致伤。男6例,女5例;年龄18~41岁,平均31.5岁;跳落…  相似文献   
6.
铁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脊髓损伤的机制复杂。大量证据表明,过渡金属离子,特别是体内的铁离子,作为生物分子氧化损伤的催化剂,是引起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铁离子除了参与活性氧的产生外,自身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氧结合的复合物也能引起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各种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中巯基的氧化,并改变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铁离子与其他过渡金属离子(如铜、镉、铬、铅、汞、镍和钒)一样,可以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现就其机制及其相关治疗综述如下。1 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与功能铁在体内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含有铁,但以肝碑含量最高,成人体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猪腰段脊髓火器伤模型和改良Allen's打击伤后全瘫模型,观察伤后肾脏病理和肾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动物随机分为两组,火器伤组(G)6只,在全麻状态下做L1-2脊髓火器伤模型;打击伤组(A)6只,L1节段脊髓行改良Allen's打击。两组动物分别于伤前(0h)、伤后0.5h、1h、2h、4h检测血肌酐和血尿素氮(BUN)。死亡动物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A组BUN值在伤后4h升高,G组BUN值在伤后1h升高。两组肌酐在伤后0.5h升高,各点监测G组明显高于A组。G组动物伤后5.2h-7.5h死亡,死亡率为100%。病理检查示G组肾包膜及肾实质广泛充血、出血。[结论]G组火器伤较A组肾脏损伤及组织破坏严重,在伤后早期出现肾功能变化。脊髓火器伤后肾功能变化早期应给予积极处理,以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正确的术前评价是保证手术疗效良好的因素之一。本组选择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并经低毒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椎管造影及多排螺旋CT椎管造影(myelography and multi-spiral CTscanning,MSCTM)检查,现就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对组织的损伤较大,对局部血运有明显损害,但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修复技术的进步,并发症已明显下降。 目的:对比锁定钢板和普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修复方面的差异。 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骨科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移位较大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根据内固定方案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32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常规钢板组36例采用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第2,4,6,12,24周时在门诊进行随访,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治疗满意率。在内固定取出之前进行复查,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常规钢板组的治疗满意率明显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75%,81%,P < 0.05)。在并发症方面,锁定钢板组未发现断钉断板、肩缝撞击、肱骨头坏死及感染病例,发现疼痛者6例;常规钢板组发现断钉断板5例、肩缝撞击5例、疼痛者8例、肱骨头坏死2例、感染2例,常规钢板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应以锁定钢板作为首选,无论是修复满意度还是在修复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常规内固定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Pubmed、Oali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全文等数据库,检索1990—2013年的有关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资料。比较两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估计相对危险度及其95%CI和标准均数差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10个队列研究(579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均数差(SMD)=0.67;95%CI(0.23,1.1);P=0.003]和二次手术率[RR=2.90;95%CI(1.69,4.99);P=0.0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RR=1.51;95%CI(0.98,2.31);P=0.06]。结论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相比,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功能,但二次手术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