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活体茎突解剖学观测中的意义。方法210例茎突受检者CR、DR拍片后,行反转,边缘锐化,调节窗宽、窗位,放大,4种联合后处理,在显示茎突清晰的图像上分别测量茎突长度、前倾角和内倾角。结果茎突长(24.34±3.55)mm;前倾角(19.21±3.08)°;内倾角(24.16±4.28)°。左、右侧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度无显著差异。结论CR、DR图像联合后处理使活体茎突显示清晰,能做出更为准确、全面的观测,在茎突疾病的诊治和确定手术术式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SAPHO(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omy-eliti)综合征,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是一组以骨关节病和皮肤损害为特点的疾病,骨关节病变无特异性,皮肤症状可缺失,诊断较为困难.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SAPHO综合征患者,为加深对SAPHO综合征的认识,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资料。41例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均做了MRI。[结果]41例中38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30例CR片可看到软组织阴影。22例CT均清晰显示了钙化,22例CT检查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CT清晰显示椎体骨质改变,20例CT显示了软组织阴影。31例MRI均显示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病变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结论]CR片仍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对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MRI不同序列在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在骨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2006年12月间的45例骨挫伤患者行MRI检查,MRI扫描前均经CR、DR或CT扫描证实没有发生骨皮质的断裂与移位。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使用SiemensNovus1.5T超导MRI机器,脊柱扫描使用肢体线圈,膝关节扫描使用膝关节线圈,行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扫描。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梯度回波序列(FL2D)T2WI、脂肪抑制序列T2WI。[结果]自旋回波序列(sE)T1WI检出44例,检出率为97.7%,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2WI检出37例,检出率82.2%,梯度回波序列(FL2D)T2WI检出24例,检出率75%,脂肪抑制序列T2WI检出45例,检出率100%。骨挫伤检出率脂肪抑制序列T2WI高于TSET2WI(P〈0.05),TSET2WI高于FL2DT2WI(P〈0.05)。骨挫伤高场MRI信号改变主要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rISET2WI呈等高信号,FL2D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明显高信号。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结论]对于骨挫伤脂肪抑制序列T2WI检查好于TSET2WI及FL2DT2WI,与SE T1WI相结合能够更敏感的发现骨挫伤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ANFH)骨髓水肿的MRI表现,评估骨髓水肿与ANFH分期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05例(155髋)ANFH的MRI表现进行分析,通过反转恢复脂肪抑制序列T2WI的图像确认骨髓水肿,按水肿范围将骨髓水肿分为0~3期,并将骨髓水肿的分级与ANFH的分期进行比较。[结果]骨髓水肿于冠状位STIR-FS-T2WI上显示清楚,67.7%的ANFH股骨上段可见1~3级水肿,以坏死Ⅱ期(65.9%)、Ⅲ期(92.2%)患者骨髓水肿最多见且明显。坏死I~III期与骨髓水肿分级有关(P0.001)。Ⅰ~Ⅲ期坏死间骨髓水肿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骨髓水肿分级的平均秩次逐渐加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37.16、62.37、89.13。[结论]反转恢复脂肪抑制序列T2WI是显示骨髓水肿最敏感的方法,骨髓水肿的概率和程度与ANFH的分期密切相关,了解骨髓水肿的情况可作为评价病情进展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数字化胃肠机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20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在数字胃肠机下进行排粪造影检查,进行图像采集和后处理。结果直肠前突95例,直肠粘膜脱垂5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22例,盆底疝5例,直肠前突并粘膜脱垂20例,骶直分离5例。结论数字胃肠机在排粪检查中能反映排便过程,减少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LC-MS/MS方法 测定血清MMA,用于MMA血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监测.方法 收集2009年4-12月205份健康体检者和146份患者血清,用液-液萃取方法 萃取样本,用自制饱和盐酸-正丁醇进行衍生,采用氮气吹干,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5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V/V),梯度洗脱,液相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测定,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以血清样本测定2、25、80μg/L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以质控样本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检测205份健康人血清,用于临床验证.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3份血清,测定结果 与德国MDI实验室进行比对,用配对t检验分析测定数据.结果 方法 线性范围2~100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5.MMA衍生物保留时间为10.5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丁二酸与MMA不互相干扰,批内RSD≤6.4%,批间RSD≤5.0%,回收率为96.42%~103.33%,检出限为1 μg/L,分析准确度94.2%~108.2%.样本常温放置至少6 h稳定、-20℃下至少可以存放70 d稳定、冻融10次稳定,衍生物在4 ℃下至少存放5 d稳定.溶血样本组与未溶血样本组测定值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02.53(13.84~302.33)μg/L和39.52(11.94~203.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P<0.05).本实验室与德国MDI实验室测定结果 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32.82(24.50~100.42)μg/L和32.20(26.65~93.3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P>0.05).健康成年人(18~58岁)158名,血清MMA测定值(18.46±10.49)μg/L,健康未成年人(1~17岁)47名,血清MMA测定值(22.38±11.45)μg/L.结论 成功建立了LC-MS/MS方法 准确测定血清MMA浓度,样本前处理简单,方法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重复性好,可以用于MMA血症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HRCT(high-resolution)首次检查的恰当时间.方法:对8例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在肺损伤后(首次9.50~10.00 h,第2次27.25~30.50 h,第3次51.20~56.00 h)行胸部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首次CT检查,7例(87.5%)图像未显示异常,1例(12.5%)图像显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毛玻璃样”改变;第2次CT检查,7例(87.5%)图像显示肺呈“毛玻璃样”改变,部分伴实变影,1例(12.5%)并发纵隔气肿,其中6例(75.0%)CT检查首次显示异常,1例(12.5%)正常;第3次CT检查,图像均显示肺呈“毛玻璃样”改变,部分伴实变影,其中1例(12.5%)CT检查首次显示异常.第2次CT首次显示异常率(75.0%)明显高于首次CT检查(12.5%)及第3次CT检查(12.5%)(x2=15.54,P<0.05x2=13.98,P<0.05).结论:建议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CT首次检查在27.00~30.00 h内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肺结节累及支气管的理想CT层厚。方法:54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x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受累支气管显示的异同。以1 mm图像显示的支气管改变为标准,判断2 mm、5 mm组图像显示支气管改变的可靠性。结果:1 mm图像显示54例62个肺结节共累及支气管85支,其中累及2~4级支气管35支,5~8级支气管50支。2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4支,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836>0.05)。5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24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6<0.05)。2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8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9<0.05)。5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1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累及支气管在2~4级时2 mm层厚较合适,累及支气管在5~8级时1 mm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