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反映体内病理性凝血与纤溶的变化,其血浓度升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反映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1]。血栓调节蛋白(TM)是一种凝血酶调节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合适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32例行解剖型钢板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25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解剖型钢板组29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7~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优于解剖型钢板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 vs 90%,P>0.05)。解剖型钢板组1例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吸收,2例出现螺钉松动、部分拔出。两组均未出现断钉、再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桡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少,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7-02诊治的52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6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透视次数方面均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螺钉切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相对更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对中高危前列腺癌初始临床分期及治疗策略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63例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诊的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PSMA PET/CT和传统影像学对前列腺癌病灶检出率及TNM分期的差异,评估PSMA PET/CT对治疗计划的影响。  结果  PSMA PET/CT对区域外淋巴结和骨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23.81%(15/63)和52.38%(33/63),较传统影像学的检出率3.17%(2/63)和25.40%(16/6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SMA PET/CT检查后53.97%(34/63)患者TNM分期发生改变,N、M分期上调(均P<0.05);22.22%(14/63)患者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  结论  PSMA PET/CT检查后上调中高危前列腺癌初始TNM分期中的N、M分期,导致超过20%患者临床治疗策略发生改变。PSMA PET/CT可成为精准评估中高危前列腺癌肿瘤负荷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PET/CT受检者CT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接受PET/CT检查的90例受检者按系统抽样方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CT采用ATCM扫描。A、B两组采用的管电流区间为60~240 mA,噪声指数分别为10、15;C组管电流区间为60~180 mA,噪声指数为15。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公式估算有效剂量。由两位核医学科主治及以上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受检者颈部、胸部、腹部、盆腔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定图像CT值、噪声值并计算信噪比。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噪声值、信噪比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的CTDIvol、DLP、有效剂量差异,组内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 结果 A、B、C 3组受检者所有图像质量评分均不低于3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7~14.42,均P<0.05)。A、B、C 3组受检者的噪声值[(11.90±2.83)~(26.03±3.74)]、信噪比[(2.03±0.34)~(4.35±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01~64.20和F=32.09~81.62,均P<0.05),CT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A、B、C 3组受检者的CTDIvol[(12.44±0.53)、(9.39±2.01)和(7.05±1.03)mGy]、DLP[(998.45±96.04)、(741.60±168.87)和(571.29±97.41) mGy·cm]、有效剂量[(14.98±1.44)、(11.12±2.53)和(8.57±1.46) mSv]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18、57.19和57.16,均P<0.05)。其中,C组比A组的有效剂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5,P<0.05)。 结论 应用PET/CT ATCM技术,合理调节管电流区间及噪声指数,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受检者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6.
0引言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性巨淋巴结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17岁.因反复便血、面色苍白15年于2010年1月11日入院.体检:贫血貌,无明显腹部阳性体征.内痔、肛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血清肝脏酶和血氨均正常.骨髓细胞检查:增生性贫血(细胞内外铁低).  相似文献   
8.
液体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洁  顾国宝  华俊  卢燕  李静 《检验医学》2006,21(1):52-5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HCO3^-)。方法利用自配单试剂建立了两点法的检测方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测定,用Bayer 1650生化仪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48%,批间CV为3.24%,平均回收率102.8%,与血气分析仪(X)相关良好,Y=1.019X-0.745,r=0.9903,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几乎无影响,健康人静脉血HCO3^-浓度为21.5~32.3mmol/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反应特异、灵敏准确、试剂较稳定,适用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脱位合并周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方法应用显微技术,及时修复血管,重建血运,保存肢体。结果本组37例患者无死亡,疗效较佳。患肢功能评定采用Johner-Wruhs评分法:优8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6.49%。结论四肢骨折脱位合并血管损伤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冠心病监护病房11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试验组给予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进行锻炼,对照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方案进行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7d后,试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改良早期心脏康复方案安全、有效,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康复,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