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单双脉冲刺激的对比研究以寻找出提高瞬目反射阳性率的最佳物理刺激方法,如双脉冲刺激时间阐隔,刺激强度,初步探讨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的机制。方法:用单脉冲和双脉冲两种刺激检测14例健康试验者的瞬目反射,统计出两种刺激方式下瞬目反射R1,R2,R2‘的潜伏期与波幅的均值,并作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2.
癫痫患者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探讨癫痫患者大脑皮层下各结构的神经电位改变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年龄分组观察41例癫痫患者及24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双侧正中神经SLSEP各指标的差异,并与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癫痫患者双侧N17潜伏期延长,左侧P15,N20也延长,癫痫患者SLSEP异常率41.5%,EEG异常率85.7%。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脑外伤后病人精神心理和智力改变的客观依据,我们使用DantecConcerto~(TM)仪,对24例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14例正常人P_(300)分布地形图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组P_(300)高波幅区相对集中于Cz附近的椭园形区域内,而脑外伤组则从Cz向两侧颞后播散,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波幅反而较正常组高;重复试验时,正常组潜伏期略为缩短,波幅稍增高,分布更集中于Cz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而脑外伤组向整个后头部移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普遍明显下降,唯有T_3点反而奇异地升高38%。作者认为以上改变可能是参与P_(300)发生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中的微细结构受损害而使其整合功能被削弱的结果。这一结果与认为P_(300)发生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各结构的综合反应的观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杏仁核点燃效应是一种慢性癫痫模型,以往着重研究杏仁核与脑干、边缘系统的关系,本文分析点燃过程中癫痫行为发展与大脑皮层体感运动区脑电图(EEG)功率谱的关系。点燃动物癫痫行为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δ波功率百分数逐渐增加,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动型,Ⅰ、Ⅲ、Ⅴ时期为波峰,Ⅱ、Ⅳ时期为波谷。造成波动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因素:一个电刺激杏仁核诱发的癫瘸;二是生物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三可能是埋藏电极引起的脑暂时损伤。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单脉冲与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单双脉冲刺激的对比研究以寻找出提高瞬目反射阳性率的最佳物理刺激方法,如双脉冲刺激时间间隔、刺激强度,初步探讨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的机制。方法:用单脉冲和双脉冲两种刺激检测14例健康试验者的瞬目反射,统计出两种刺激方式下瞬目反射R1,R2,R2’的潜伏期与波幅的均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双脉冲刺激其R1,R2,R2'潜伏期无改变,但双脉冲刺激瞬目反射R1,R2,R2'波幅均较对照组增高,其中R1波幅明显增高(P<0.05)。结论:应用双脉冲瞬目反射检测有助于提高瞬目反射阳性率,短间隔双脉冲刺激可使脑干神经环路的兴奋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46例(肌电图引导组)和非肌电图引导下治疗48例(非肌电图引导组)面肌痉挛患者,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肌电图引导组有效率100%(46/46例),不良反应率21.74%非肌电图引导组有效率95.83%(46/48例),不良反应率47.92%。结论: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更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在帕金森病(PD)痴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PD患者进行ERP检测及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检查。结果:PD组N2、P3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D患者ERP阳性率为62%,HDS为38%。结论:ERP检测结果敏感,对帕金森痴呆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在大白鼠点燃效应第五时期,即动物具有全身发作的癫痫行为时,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平均诱发电位发生的改变及其与电刺激强度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体重为200~250克的雌性大白鼠11只。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5只,点燃组6只。动物麻醉、点燃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刺激电极定位方法详见参考文献1。 实验时腹腔注射0.1%筒箭毒1毫克/公斤体重,  相似文献   
9.
脑电地形图分析指标的评价与筛选研究(摘要)刘乃河,于连国,叶小虹,陈伦斌近年来,国内外生产的脑电地形图机都有很多分析指标,但其临床意义多元介绍,国内文献报道也少。为了筛选最有实用意义的指标,我们选择42例经CT确诊定位的病人,应用DANTECCONC...  相似文献   
10.
三维脑电地形图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摘要)刘乃河,于连国,叶小虹,陈伦斌,杨文俊,黄涛,周龙旗巧借5000三维脑电地形图机(简称为3BEAM)是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设计制造的一种新颖机型.它以脑表面三维立体图形显示分析结果涸形更为直观、近真,而且可沿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