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清东 《中外医疗》2016,(36):53-55
目的 研究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及脑血管痉挛的综合防治.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前循环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68例,术前均急诊行DSA或CTA检查明确诊断,后交通动脉瘤36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7例,大脑前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其它部位动脉瘤9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采用显微手术的方法 进行治疗,术中显微解剖分离动脉瘤载瘤动脉及瘤颈后夹闭,清除血肿及冲洗释放血性脑脊液,局部应用罂粟碱棉片贴敷,术后使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等药物对脑血管痉挛进行预防.记录患者的动脉瘤成功夹闭率,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动脉瘤颈成功夹闭率为88.24%(60/68),未能夹闭瘤颈8例:分别予动脉瘤孤立2例;载瘤动脉夹闭1例,动脉瘤包裹加固4例,血管塑形重建1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7例、1分20例、2分17例、3分10例、4分2例、5分1例、6分1例;术后并发严重脑血管痉挛及脑梗塞1例,并发脑积水3例;随访6个月~2.1年,平均(11.3±5.6)个月,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术中尽量彻底清除血凝块,释放血性脑脊液,局部应用罂粟碱,术后使用法舒地尔、尼莫地平等药物,能够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2.
CT引导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自2005年至2006年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麻下安装ASA602A型定向仪,CT扫描后导人手术计划系统,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取血肿中心偏后1~1.5 cm处为靶点,测得坐标,设计手术切121及入路,全麻下环钻开颅,颅骨孔直径约3 cm,导入血肿排空针,排出部分血肿后,置入神经内窥镜进行血肿清除并止血. 结果 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达60%~70%10例;80%~90%11例;达90%以上4例,给予拔除引流管.72 h复查颅脑CT,患者血肿清除率均达90%以上,均拔除引流管.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示显著好转14例:好转9例;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10d、14 d死于肺部感染. 结论 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血肿清除率较高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轴索损伤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莆田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05例经综合措施治疗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死亡23例.存活82例,其中恢复良好20例.中残37例.重残19例,植物生存6例. 结论 早期应用激素、亚低温、高压氧及尼莫地平等综合措施能有效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针刺透穴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偏瘫失语23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兴  金清东 《现代康复》2001,5(11):126-127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93年10月~2005年7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合并高糖血症376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76例中,男290例,女8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82岁,平均38·7岁。车祸伤274例,坠落伤85例,棒击伤17例。伤后就诊时间0·5~14小时,平均4·5小时。主要损伤类型:脑挫伤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溶血性贫血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30个月,死亡1例,重残3例,中残6例,恢复良好4例.GCS3-5分组Hb水平低于GCS6-8分组,IBIL水平高于GCS6-8分组(P<0.01).输注洗涤红细胞后,外周血象得到纠正.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可合并溶血性贫血,颅脑损伤越重,溶血性贫血越严重,纠正溶血性贫血的疗程也越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的患者152例,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组)的患者11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CT复查、颅内压监测和预后情况. 结果改良手术组术后中线基本恢复者的比例(82.2%)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41.4%).术后颅内压(30~35 mm Hg)较常规手术组(40~60 mm Hg)明显下降,疗效(预后良好69例,预后不良56例,死亡27例)较常规手术组(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42例,死亡34例)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手术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脑组织嵌顿,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方式与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304例手术治疗,死亡70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4例,生活自理62例,生活需人帮助72例,卧床56例,植物生存10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危重,死亡率、致残率高,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可改善预后,但意识状况、年龄及全身状况等对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清东  陈志  林秋泉  冯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03-180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对研究SAH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SAH的动物模型目前主要有3种:(1)刺破动脉,使血液聚集于血管周围。(2)外科手术暴露动脉,抽取自体动脉血注其周围。(3)抽取其他部位动脉血注入蛛网膜下腔,使其积聚于动脉周围。现就SAH的不同动物模型的制备、优缺点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EEG和rCBF监测在大鼠非开颅SAH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在制备大鼠非开颅SAH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AH组,参照Bederson方法建立大鼠非开颅SAH模型,对各实验组大鼠行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并观察大体病理解剖.结果 各实验组术前脑电图和局部脑血流量无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监测24 h无明显变化;假手术组术后脑电图相对波幅轻微下降(8.48±2.01)%,5 min后恢复达术前水平,局部脑血流量术后也轻度下降(7.60±0.60)%,10 min后恢复达术前水平;SAH组大鼠术后1 min内出现脑电图δ波增多,波幅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达(77.86±3.25)%,24 h脑电图与术前比较仍有差异(P<0.01),其下降幅度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SAH后局部脑血流量呈双相改变,出血后立刻下降,下降幅度为(78.00±2.39)%,10 min时恢复为术前(89.85±5.72)%,随后又渐下降,2 h后相对稳定在(52.41±2.72)%,并持续24 h.结论 头皮导联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量监测在大鼠非开颅血管内线穿刺法制备的SAH模型中可以有效判断是否成功穿刺血管,而且间接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量与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