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患者染色体9p21.3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55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无斑块为对照组231例、单斑块组67例、多斑块组258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用SPSS19.0软件统计数据。结果斑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多于无斑块组(P0.05)。颈动脉斑块与入院时的NI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无论是在小于等于65岁还是超过65岁两个年龄段,9p21区带上所有6个SNPs(rs10757278、rs1333049、rs2383206、rs1537378、rs4977574和rs2383207)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无斑块组(对照组)与斑块组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P0.001;OR=2.29;95%CI=1.54~3.40)。单斑组、多斑组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别为无斑块组的1.87倍(95%CI,1.02~3.42;P=0.043)和2.42倍(95%CI,1.59-3.66;P0.001),而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大小与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6个9p21.3区域SNP位点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无关联性;急性脑梗死发病期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有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脑白质病变(WML)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与年龄、高血压等血管危险因素相关。WML与脑卒中、记忆、语言、步态及情绪等有密切联系,而且其进展预示着临床预后较差。利用MR微细结构成像技术了解到脑白质传导束的病变与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相关。MRI技术为WML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了解WML多样化临床表现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13例脑白质疏松患者(脑白质疏松组)和20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收集临床资料和脑白质疏松的相关可能危险因素,采用MRI的Fazekas方法对脑白质疏松组进行分级,评估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的CYSC水平差异。结果脑白质疏松组的高血压病、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和CYSC水平[(0.99±0.28)mg·L~(-1)]与对照组[(0.80±0.20)m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和CYS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对不同脑白质疏松患者进行影像学Fazekas分级后发现,随着Fazekas评分增加CYSC水平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5,GRK5)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认知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和门诊的A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分为轻度AD(27例)和中-重度AD组(37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GRK5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外周血GRK水平与患者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7.58±0.50) ng/mL]及中-重度AD组[(4.37±0.26) ng/mL]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水平与对照组[(15.65±0.74) n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AD组与中-重度AD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678 1)。结论:AD患者存在GRK5水平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可能作为早期诊断AD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血液凝固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分为轻度卒中组41例和中重度卒中组33例,纳入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状态。分析细胞因子与凝血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中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卒中组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和MA值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脑梗死组IL-6和TNF-α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卒中组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IL-8明显高于轻度卒中组(P0.05);脑卒中患者血中TNF-α的变化与TEG中的G值呈正相关(r=0.295,P=0.015)。结论:IL-6及TNF-α参与了脑梗死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IL-8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TNF-α与血凝块的硬度相关,可能是促进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